如果說使用特殊裝置來工業化的製造新生時空等於是在使用機床製造東西。
操作者只需要提供能量與物質,以及按部就班的輸入程式碼就行。
而且,隨著各種裝置的不斷升級,那些所謂的機械機床,還會衍生出各種各樣的附屬功能,諸如【全自動3D列印模式】、【全自動程式碼糾錯模式】……之類的功能,乃至於最終演變成真正的全自動裝置,使用者在使用之時只需要向其闡述清楚自己需要什麼樣的東西,該裝置便可自動完成東西的設計與製造,將完成品給自動做出來。
那麼,手工製造新生時空這種事情就有點像是極其原始的純手工鉗工。
整個過程中沒有太多的裝置與外部工具。
有的就是單純的手藝與經驗。
所以,不管是效率,還是便利性,亦或者是精度,其實都在大部分時候都遠遠不如大型專業裝置來得優秀。
只不過。
話雖如此。
事無絕對。
在某些時候。
手工製造也有著屬於自身的發光點。
那是誰都無法忽略的東西。
事情最為直觀的表現就是手工活一般都依賴於鉗工的綜合個體素質。
眼力、精力、精準度……全是個體素質的直觀體現。
雖然絕大部分傢伙作為原始生命體相較於運用了大量尖端技術的大型裝置都沒有任何對比性。
就猶如結繩計數與強人工智慧計算機之間的差距,大到無法計算一般,那基本是零與無限的差距。
但是剩下的極少數生命體裡面卻不乏個體素質不比大型專業裝置來得差,乃至於遠遠勝於大型裝置的傢伙。
畢竟。
只要實力足夠強,那麼個體的眼力、精力、精準度……完全可以追上乃至於超越各種大型裝置的相關效能。
而人力勝於機械,在這個世界並不是什麼難見的事情。
甚至於可以稱之為是常見的事情。
肉身摧毀匯聚著整個高等文明無數年積累的超時空艦隊,便是事情最直觀的體現。
個體>群體。
單人>文明。
蠻力>技術。
……
雖然事情很不科學,但這些公式終究是真實不虛,擁有著足夠多的真實案例。
基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