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吵了。」
「我住在群馬縣新島學園這邊,今年18歲,請問有成熟穩重的男士願意給我零花錢嗎?作為交換,每週我可以陪你一天。」
「給我出去!這裡是嚴肅的論壇,不是釋出這種不良訊息的地方,要賣春的話去新宿站街!」
「F杯。」
「聯絡我。」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為了避免被戰事波及,繁星臺的一部劇宣佈改期,這部劇的製作經費較高,所以不願意放在兩部強劇之間受夾擊。但是也沒人嘲笑它,合理避險嘛。以卵擊石者,白痴也。換做別人也會這麼做。
同時,他們也很樂意看到玉石俱焚的場面。
《無家可歸的小孩》開始正式投入宣傳資源,很快,電車上也隨處可見這部劇的海報了,而且也不知道是不是負責運營廣告位的人有意為之,《無家可歸的小孩》的海報剛好在《雙子神探》的海報旁邊。
《產經日報》花了一整個娛樂版的版面來宣傳這部劇,在藤原圭的要求下,報紙把宣傳重點放在了井上森又的身上。
藤原圭還專門找了東京知名的攝影師為井上森又拍攝了一組寫真照片,東京有很多有名的攝影師,在國際上都名聲斐然。
藤原圭請了一位剛辦過個展的攝影師,這位攝影師給多位明星都拍攝過照片,曾給有馬桂香拍攝過一組寫真,引發一時轟動。
本來這位攝影師檔期排滿了,不打算接藤原圭的商單。後來還是有馬桂香將自己的檔期讓給了藤原圭,這才獲得了這位攝影師為井上森又拍攝寫真的機會。
這位攝影師喜歡抓拍,色彩構成清新自然,善於表現人物情緒,體現故事感。
攝影師也知道拍攝寫真有為新劇宣傳的意圖,與打聽了《無家可歸的小孩》的大致劇情,並決定把劇中故事融入在照片裡。
照片很快就拍攝完成了,其中一張藤原圭非常喜歡,照片裡的井上森又正蹙著眉頭看向鏡頭,手中緊緊地捏著一張紙鈔,整張照片色調溫暖,但是井上森又的臉上卻有著一絲憂愁,反差感明顯,十分地有故事感。
這張照片被刊登在《產經日報》的娛樂頭版,也很快吸引了觀眾的目光。
「這孩子是誰?好漂亮的小女孩啊。」
主婦會上,一箇中年女人拿著報紙給身邊人看,身邊的人看了一眼,說道:「這孩子我見過,是個演員,我看過她演的電視劇。」
「年紀輕輕的已經擔當電視劇主役了啊,真是厲害。」
「電視劇的名字叫什麼?」
「《無家可歸的小孩》,即將在福山臺播出的。」
「什麼時間?」
「週一九點。」
「啊,是福山臺的月九劇嗎?那很值得期待!」另外一個女人眼睛放光地說道。
「月九劇?」那個女人有些不理解。
「就是福山臺月曜日九點播出的劇啦。」另外一個主婦解釋道,「《悠長假期》就是月九劇哦,別人都說今年的月九檔,福山臺的劇是最好看的。」
「可是《雙子神探》也播出了啊,星野君好帥,唉,該看哪個好呢?」中年女人陷入了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