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部劇是與繁星臺合作的,《藍色生死戀》,標杆式的韓劇,也是正式捲起韓流的一部劇。
藤原圭打算把這部劇當做自己在曰本翻拍的第一部韓劇。
把平行世界的韓劇引入曰本,其實是有一定風險的。因為有水土不服的風險,在本國大熱的文化作品引入外國卻不溫不火,這種事情不是孤立。
就好比曾經風靡中韓兩地,造成前所未有的韓流熱度的《來自星星的你》,在曰本則不火。雖然曾經掀起韓流的大熱韓劇有很多,但是如果選擇了與曰本社會文化環境不那麼相合的作品,怕是有很大的翻車的機率。
就比如說《大長今》,這部劇是創紀錄的韓劇,但是由於故事發生在古朝鮮背景,要想把它嫁接到曰本背景當中,難免要進行不小的修改。萬一修改工作做得不好,就會很麻煩。所以思來想去後,藤原圭放棄了這部劇的改編與翻拍。
而《藍色生死戀》則天然適宜曰本的文化土壤,首先,這部劇是現代愛情劇,沒有融入韓國特有的歷史背景,所以改編成日劇幾乎不用費力。
其次,迎合了曰本人天生的物哀喜好,虐劇什麼的,很戳東亞觀眾的審美點,尤其是曰本觀眾。在他們的痛點上往死裡蹦躂,他們反而會開心的。
再者,在平行世界,這部劇也在曰本非常的受歡迎。甚至它的第二部續作,《藍色生死戀2:冬日戀歌》,在曰本社會引發了巨大轟動,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其它的哪部韓劇,在曰本創造過相同的收視熱潮。
哪怕是韓劇只會在NHK的夜間檔播出,也絲毫沒有影響到這部劇的火爆。
藤原圭後續會把一系列大熱韓劇都轉移到曰本陣地來,但是在那之前,還是要先拍一部更穩妥的,有過在曰本市場歷史成功經驗的劇來試試水。
藤原圭後續當然也會把《冬日戀歌》再度拍出來,《藍色生死戀》和《冬日戀歌》都屬於「藍色生死戀系列」,也叫四季系列。這個時期的韓劇還處於初級階段,觀眾對套路化的劇情還沒有看膩,所以這時期的劇情狗血,但是攢勁。
哪怕是深知這些劇情的套路,很多女性觀眾也看得***。什麼車禍癌症治不好之類的套路,哪怕是到了十五年後,只要用得好,用出新意,依然能俘獲一大票觀眾的心。
確認好專案之後,藤原圭便開始在社內尋找這部劇的主創。一番思考後,藤原圭決定讓西村太郎擔任《白色巨塔》的主導演,而《藍色生死戀》則選擇了宮部臻月。
這其實算是大膽的任用,兩個人在之前從未有過自己主導演的作品,作為主導演而言,算是新人。
但是二人的從業時間卻並不短,西村太郎自不必說,他的職業發展路線就是傳統紮實的電視臺社員的成長路線,先從導演助理做起,然後職位慢慢提升,到主助理,再到執行導演,首席副導演……而這個過程持續了十年之久,經驗已經很豐富了,水平也有目共睹,也該有一部屬於他自己主導演的作品了。
西村太郎得到任命後,自然也是喜不自勝
宮部臻月是電影《告白》的攝影師,《告白》大火之後,他本人在圈子內也出名了,成為了知名攝影師,業內也對他的職業能力給予了高度評價。甚至有望獲得今年的學院賞。多年的堅持算是終於有了回報。松日映畫這時也重新向他丟擲了橄欖枝,然而宮部臻月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水波製作。
沒有留在松日映畫的理由了,說不定還要繼續看社長小舅子的眼色,而比松日映畫,水波製作規模雖小,但是卻有著松日無法比擬的優勢,那就是這家公司的社長是藤原圭這麼一位業內頂級的藝術家。宮部臻月日常也是以藝術家自居的,藝術家更欣賞藝術家
,所以水波製作比任何大公司都更能吸引他。
宮部臻月一直突破攝影師,做導演的想法,在被雪藏的那幾年也拍攝過自己的電影短片作品。但是畢竟缺乏在電視劇劇組長期拍攝的經驗,雖然他也一直在學習,但是乍一得到任命後還是有些緊張。
本來藤原圭是信任宮部臻月的,因為覺得作為導演的職業水準他是具備的。可是一看到宮部臻月沒底氣的樣子,頓時也有些不放心了起來。
對宮部臻月的信任其實一定程度上也是無奈之選,水波製作現在夠水準的導演很少,所以他希望能儘快地培養一批上馬能戰的導演。但是這樣做,也未免有些操之過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