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東京文娛教父> 第三百九十七章:救市之作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九十七章:救市之作 (2 / 2)

雖然還有少部分院線還沒有下架這部電影,依然在放映,但是僅憑這寥寥幾家院線的寥寥排片,想在最後幾天就達成最後兩億的票房衝刺,似乎不大可能。

但是也沒關係了,雖然不到五十億,但是無限接近,很多媒體在吹噓這部電影的票房成就時,都會以近五十億來形容這部片子取得的驚人票房成績。

曰本的五大電影公司似乎都在透過自己的媒體資源來吹噓《告白》這部電影,但看似是在吹噓《告白》的成績和藤原圭的出眾能力,最終的落

腳點只有一個——曰本電影市場依然還是潛力無窮的,這不,剛開年就出現一個五十億的大爆款,以後國內的電影市場會越來越好,資本也好,從業者也好,可不要輕易地離我而去啊!

很多電影人也開始在公開情境下發表這樣的觀點:《告白》是一部救市之作。

東珍映畫的社長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說道:「《告白》是一部非常好的電影,它讓觀眾和海內外資本看到了曰本電影市場依然存在潛力,這裡不是鹽鹼地,而是依舊流淌著奶和蜜糖的膏腴之地。這兩年電影市場持續低迷,一直在等待著這麼一部作品。」

記者:「松原社長,此話也不盡然吧。這幾年似乎東珍也拍出過可以與《告白》相提並論的影片吧。」

「的確有,但是極少。而且現在曰本電影走向型別太單一了,賣座影片除了動畫就是劇場版,真人電影能達到《告白》這種程度的,即使是東珍自制片,那也是七八年前的事了。難道是曰本的電影觀眾不愛看真人電影了嗎?也不盡然。否則荷里活電影怎麼能在曰本這樣賣座呢?很多人已經不相信曰本的電影公司能拍出有實力的原創電影了。而《告白》開了一個好頭。」

東珍映畫是業內頂尖的映畫公司,五大電影製作公司中應該排名第一。而東珍映畫的社長松原佑一也是電影圈的大佬加成名人物,《告白》其實與東珍映畫是存在同時期競爭關係的,但是卻依然在媒體面前盛讚藤原圭。

原因也正是因為藤原圭的首部電影打出了【救市之作】的風采來。《告白》一舉扭轉了去年的曰本電影在市場的頹廢低迷的表現,甚至還有望成為一舉拔高整個市場表現的拐點。

其實各國的電影工業發展史中都不乏這樣的作品,就比如說平行世界的《阿凡達》,直接引發了電影工業的技術革命,阿凡達之前美國的電影市場已經有低迷之兆了,《阿凡達》再次把一大票電影觀眾重新拉進了電影院。給後來的許多電影提供了養分。

再拿平行世界的華語電影圈來說,也有那麼幾部堪稱拐點的救市之作,比如說張藝謀的《英雄》,比如說徐崢的《泰囧》和吳京的《戰狼》。

《英雄》是內地第一部商業大片,既是中國第一部打敗進口影片的電影,也是第一部在北美市場打敗荷里活的中國電影。它的出現讓中國電影人開始嘗試更多的商業大片型別,正式走入了大片時代。它的出現也讓一些拍習慣市井鄉村片的電影人感到不爽,比如說賈樟柯就覺得這種大製作大投入高回報的片子太多了,電影不該這麼搞。似乎覺得所有的中國電影都該是那種能在戛納獲獎的型別。但是時代洪流不會理睬個人的抱怨。

副作用是很長一段時間讓國內電影人沉迷古裝片不能自拔,彷彿商業大片就等於古裝片。

徐崢的《泰囧》之前,中國電影市場票房的前幾名幾乎都被美國電影牢牢佔據,而《泰囧》是第一部進入十億級別的國產電影,使國產電影徹底進入了十億時代。在中國電影市場上,當時比它票房更高的電影只有一部《阿凡達》。比排名第二的《非誠勿擾》更是高了九億之多。《泰囧》是最先吹響在國內市場對美國電影進行反攻倒算的國產電影,在那之後,中國電影市場的票房前十漸漸地由國產電影攻佔。

副作用是很長一段時間讓電影人們沉迷喜劇片這種小刀鋸大樹的模式,期待能小投入高回報。

最後就是《戰狼》,這部片子不必多說。使得中國電影票房進入了一個新的量級,從商業回報而言,徹底地達到了好萊塢水準。和之後的《流浪地球》攜手開啟了中國電影工業元年。

副作用是某段時間,市場上全是這種主旋律電影,因為這種電影市場反應好,而且……更易於過審。而且在評論界似乎批評不得……

而從《告白》開始,曰本電影似乎也走入了某種這樣的拐點,東珍映畫的社長松原佑一眼光毒辣,一下子就嗅到了風向。於是親自前往水波製作,與藤原圭約見,想要達成兩家公司的合作。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