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東京文娛教父> 第三百八十九章:對惡人的超量懲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八十九章:對惡人的超量懲罰 (2 / 2)

而女老師在知道自己的女兒死在這二人的手中時,質問其中那個天才少年時,那個天才少年卻滿不在乎。也是,在曰本現行法律體系下,哪怕是殺人,對這種少年犯的處置力度也幾乎為零。

於是女老師開始了自己的計劃,先透過使用病人的血液,和被不斷家訪來刺激神經的男老師,讓那個內向的男孩精神崩潰,並且在極度崩潰之下殺死了自己的母親。

又找到了那個天才少年心目中真正在意的事——當初拋棄他的教授母親。即使被拋棄被虐待,也依然希望能得到母親的愛和關注,這就是這個少年的真實想法。

女老師先是讓他知道了這個母親再婚的事情,斷絕了母親能回到他身邊的最後念想。天才少年在禮堂埋放了炸彈,打算讓同學們和自己一起昇天,並且透過這個舉動,來真正吸引母親的注意。

然而,藏匿在禮堂的炸彈卻被女老師偷偷轉移了……放在了少年母親的辦公室中。

在少年摁下炸彈操控按鈕後,女老師的電話打來,在電話裡,用平靜的聲音告訴了少年這個事實。

……

谷口內樹瞪著眼睛,看完了整部電影,無論是情節,還是電影的美術風格,都讓他有種寒毛直豎的感覺。果然,這世上最令人恐懼的東西不是什麼幽靈鬼怪,終究是人性之惡啊。

而與其它電影不同的是,其它電影只有反面人物會表現出惡的一面,而他們最終會被代表著守序善良陣營的正方打敗。但是這部電影,無論正面人物還是反面人物,都“惡”得嚇人。

似乎“惡”在這部電影中只是一種武器,這種武器並不挑選它的主人。

說實話,這樣的故事似乎有些邪典,但不得不說……看得很爽。

因為在觀眾心中,讓惡人最終為他的所作所為負責,這並不能令人爽快。讓一個殺過人的人坐牢,甚至判死刑,都無法讓觀眾發自心底的振奮,反而會覺得:這不是理所應當的麼?為了這種理所應當的事情,主角團隊花費了那麼多心力時間,貫徹正義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啊。所以,如果要讓觀眾感到興奮,必須要讓故事裡的惡人,受到【超量】的懲罰。

什麼叫超量的懲罰?《告白》這部電影說的就很清楚。殺人償命欠債還錢是理所當然,正是因為理所當然,所以我不會那麼輕易讓你死。

你殺了我的女兒,我卻讓你活著。不是我珍惜你這條爛命,而是死亡遠遠不夠懲罰你的作為。是為了讓你整日惶恐不安,感受失去未來與人生的恐慌,親手毀掉自己一直以來珍視的事物,發自內心地感受比死亡更令人恐懼的痛苦。

“這不錯啊……”谷口內樹嘟囔道。

雖然已經大概知曉了電影內容,但是看到正片後,卻並沒有因為得知劇透,而感到無趣,相反。導演出色的手法將這個故事講得極好,時刻能調撥起觀眾的情緒。

當看到血液滴入牛奶被兩個殺人犯喝下,殺人犯B精神崩潰把屎尿塗得滿牆都是,以及殺人犯A最終摁下炸彈按鈕,卻得知自己的母親喪生於自己的手上時,的確有心跳加快的反應。

尤其是森口悠子最後那句“開玩笑的”,雖然這句臺詞過後,電影就結束了,但是結束即高潮,讓已經好久沒有享受過懸疑片和復仇片的谷口內樹爽到無以復加。

電影結束後,觀眾們紛紛離場。而谷口內樹卻繼續坐在電影院的座位上,享受著剛剛美妙的觀影感覺。

雖然總是也無法比得上自己年少時第一次看怪獸片時的那種興奮感受,但是這部《告白》的確給了他好久不曾體驗過的那種,看完一部好電影后體味餘韻的感覺。

作為一部懸疑電影,很多人都會在意情節是否邏輯嚴密,能做到環環相扣。而《告白》是一部邏輯嚴密的電影嗎?

算也不算。

這部電影講女主森口悠子復仇的心路歷程與報復手段塑造得相對合理,兩個少年犯的殺人動機看上去荒唐,但說實話,是符合現實的。現實世界往往更加荒謬,為了吸引他人注意而殺人什麼的……現實中比這還荒唐混蛋的事情多得是,還有人覺得別人和自己八字相剋殺人的呢。

但與之相對的,似乎也有少量感覺似乎不太現實的情節。比如說森口老師告訴了全班人兩個少年殺人的事,但是卻一點風聲都沒傳出去,學校還讓他當眾演講;森口當著眾人的面在學生牛奶裡放入“血液”,但是也依然無人透露風聲,沒有受到任何懲罰,和很多電影一樣,在《告白》這部電影中,警察似乎也是缺席的。

然而導演卻把這些所謂的“故事漏洞”隱藏得很好,不刻意觀察的話很難察覺,其中最關鍵的手法就是瀰漫在電影中的黑色童話的氛圍。

電影那MV般華麗的電影手法似乎就是為了營造這種黑色童話般的氣氛,而正是這樣的童話色彩,消解了《告白》作為一部懸疑電影的嚴肅性,以至於當中的一些邏輯漏洞,被觀眾忽略了。

有些影評人正是發現了藤原圭這樣的小心思,於是寫文章給出了一些負面評價,覺得藤原圭作為推理作家出身的人,無法做到邏輯絕對嚴密,反而要用這些取巧手段哄騙觀眾,是一種失敗。

畢竟邏輯性是一部懸疑片最重要的東西,所以這樣的指責似乎倒也在理。

然而谷口內樹卻覺得無妨,因為在他看來,懸疑片也好,愛情片也罷,最重要的都不是邏輯嚴密,而是是否有趣。故事編撰得再合理,卻枯燥乏味,那也是失敗的。觀眾看電影是找樂子的,如果是為了合乎現實,還不如去看紀錄片。

電影雖有邏輯漏洞,但是卻被導演成功消解了,讓人無法輕易察覺,這就是成功啊。就像沒人會閒得沒事去找無厘頭喜劇裡的邏輯錯誤一樣。

谷口內樹覺得這部電影真是非常有趣,以至於藤原圭這個人在他眼裡都有趣起來了,心裡默默想著:或許這傢伙能給電影界帶來一些新鮮感覺吧……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