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藤原圭的這部《無家可歸的小孩》不僅打敗了日高淳明的《雙子神探》,也擊敗了當初他創下歷史成績的那部劇。
所以說這次的日高淳明輸得不虧,換做他鼎盛時期對上現在的藤原圭都未必能贏啊。
由於這部劇取得的驚異收視,以及造成的社會影響,在電視劇完結之後的第二天,各大報刊的文娛版面就開始爭相報道起來。
首先是老東家《產經日報》,三分之二的文娛版面都給了它。至於其它時段的劇,不好意思,你們在剩下的三分之一擠一擠吧。
報道中先提到這部電視劇創下的驚異收視率:39%。自進入90年代以來,福山臺就沒有出現過單集播放超過35%的劇集。
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績,值得大肆宣揚一番。《無家可歸的小孩》依靠最後一集,直接進入歷史級別。
而排在它前面的五部劇中,有三部都拍攝於80年代,有兩部還是80年代早期。
91年後,各大商業臺的電視節目成井噴之勢,觀眾基礎沒增加多少,電視節目卻多了兩三倍不止。
到了05年後,網際網路普及,電視業更加雪上加霜,所以越往後,高排名的含金量就越高。
除了成績以外,這部劇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造成了社會衝擊。【同情我!
就給我錢!】直接獲得了今年的新語\/流行語大獎,成為了眾多年輕人的口頭禪。
這部劇的熱播,也讓很多民眾關注起了兒童福利事業,有很多福利院的工作人員表示,自這部電視劇開播後,福利院的義務志願者多了許多,兒童尤其是女孩兒的收養率也高了不少。
就在這部電視劇完結前幾天,一家財團還給曰本的幾家兒童福利院進行了捐款,並打出旗號:給所有無家可歸的小孩一個溫暖的家。
就在這部電視劇完結後的第三天,著名作家神谷桃香也在雜誌上發表了文章。
文章看似是《無家可歸的小孩》這部劇的影視評論,但是大篇幅也在描寫自己童年時度過的那段
“無家可歸”的時光。神谷桃香是很有名的專欄作家,文章發表後也引起了轟動。
想不到這位大作家也有如此辛酸的童年。神谷桃香在文末,還盛讚了這部劇的編劇藤原圭,認為他是一個非常出色的觀察者,他能看出社會的裂隙和人心的弱點,所以才能創作出如此優秀的劇集。
並期待他以後能呈現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藤原圭之前找攝影師給井上森又拍攝的寫真照片,也頻頻出現在各種媒體上,井上森又頓時成為炙手可熱的新星,一時片約不斷。
經紀人還算靠譜,沒有趁此機會,拼命地給井上接戲,消耗她的靈氣,而是讓她暫時沉澱一陣,等過段時間,社會輿情不那麼浮躁了,再接拍新戲。
而福山臺的高層領導的意思是,希望藤原圭趕緊寫《無家可歸的小孩》第二部,因為第一部留了故事懸念,沒有結尾,拍攝第二部理所當然。
但是第二部越早拍攝越好,越往後拖變故越大。比如說還有一年多,藤原圭就要解約了;再比如說井上森又……一部戲下來,怎麼長這麼高了?
個頭再竄竄那就是不是無家可歸的小孩了!變成離家出走的少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