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界不歡迎大齡女演員,最根源的問題還不是粉絲,而是很多編劇也好,導演也好,他們根本不會創作以上了年紀女人為主角的故事。
就算有這樣的故事,女主角也大部分都是悽慘的,惹人同情的,被人刁難的,有時甚至會是招人討厭的。
而反觀很多四五十歲男人的故事,則經常體現出他成熟、智慧並富有魅力的一面。
這是歧視嗎?其實還真不是。不是歧視,而是忽視。大部分人根本無法想象,一個失去青春年華還有魅力的女人是什麼樣的。
想象不出來,自然也寫不出來這樣的故事。
另一方面,即使寫出來了,也不一定會有觀眾喜歡。
不僅男觀眾不喜歡,就連女觀眾也未必愛看。
其實《家政婦三田》剛剛問世的時候,也有很多人感到不解,為什麼找一個過氣復出的女星來擔當主役?
找有馬桂香、工藤美波、河野葵這些正值青春年華的女演員去擔當主役她不香嗎?
一個已經闊別娛樂圈那麼久的女演員,她飾演的角色恐怕也不是什麼少女吧?這樣的劇會有觀眾愛看嗎?
然而劇播出後,面無表情、心如鐵石卻無所不能的三田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折服了觀眾們的心,很多觀眾都希望自己家裡也有一個家政婦三田,來解決掉自己生活中的所有麻煩。
松尾洋子飾演的三田,也扭轉了觀眾們的偏見,到了現在,已經沒有人質疑女主的年紀問題了。
先是《無家可歸的小孩》,後有《家政婦三田》,兩部劇都是以女性角色擔當一番的,也正因如此,一些媒體將藤原圭稱呼為「曰本最會寫女人戲的編劇」。
這個稱號最開始是媒體對藤原圭筆觸細膩,善於刻畫女性角色的嘉獎,但是隨著時間的過去,一些人也開始拿這個稱號來諷刺藤原圭。
「那麼擅長寫女人戲,為什麼不去做女人?」
「只是因為不擅長寫男人戲罷了,藤原圭根本寫不出令人血脈噴張的情節。」
「希望他能拿出更有氣勢的作品,而不是一堆狗血劇,不然我也認為他配不上國民教師這個稱號。」
而就在這些言論公開發表後不久,《半澤直樹》這部演員班底幾乎全部由男人構成的劇的宣傳物料就正式鋪開了。
宣傳海報中幾乎看不到女性角色,而海報正中的半澤直樹緊鎖眉頭,目視前方,彷彿在拷問著些什麼。而人物肖像下面,除了劇名《半澤直樹》外,還有一行藝術字,非常吸睛,遣詞也很有衝擊性。
「以牙還牙,十倍奉還!」
這是職業劇?.
司馬圭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