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血龍驕雄> 第三百十三節 困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十三節 困局 (1 / 2)

第三百一十三節困局

這個世界上,那些對戰爭毫無概念的人都以為所謂的戰爭就是兩支軍隊選擇一塊適合作戰的場地,然後擺開架勢,列好戰陣,兵對兵將對將,刀對刀槍對槍,來一場面對面的廝殺。然後戰敗者落荒而逃,勝利者乘勢掩殺。這樣,一場戰爭就結束了。

而所謂的“名將”、“常勝將軍”之類,就是最能鼓動士氣的,最擅長衝鋒陷陣的,亦或者最能排程兵力的。

至於在會戰之前,在戰鬥開始之前,將軍們都在幹什麼呢?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很多人想當然的以為,那些將軍都在養精蓄銳,在籌備糧草物資,在研究未來的戰場地形,在查探敵人的裝備和數量,或者諸如此類的準備工作,總之就是為未來的戰鬥做準備。

但是實際上,戰爭從來不是這樣乾乾淨淨清清爽爽的事情。如果將軍隊比作人的話,那麼兩個站上擂臺比武的鬥士,絕對不是第一時間衝上去,用自己的最大力量發出重擊(當然,這樣的人也是有的,不過卻從來不是主流,他們也幾乎都是失敗者)。

兩個鬥士會謹慎的觀望,彼此對峙,試探,一方面耐心的等著對方露出破綻,另外一方面仔細的估量對方真正的實力,查探敵人佈下的陷阱,以此決定自己的戰術。要知道,衝上去用大刀重斧將對方一招分屍是一種戰術;繞身遊鬥,嘗試用大量的輕擊逐步削弱對手,直至最後擊敗對手也是一種戰術。各種戰術策略並沒有高下之分,只有合適不合適之分。

事實上,相對於漫長的“相持期”而言,真正大規模的會戰持續的時間總是很短的。書上記載的最長的一場會戰相持的時間不會超過三天。就算兩軍將領都抱著“先派遣小部隊出擊,試探一下敵人虛實”的念頭,小規模的交戰也很容易變成為大規模的決戰。這很容易理解,只有兩支出擊的部隊不分上下的情況下,雙方才會保持僵持。如果出現了明顯的勝負,戰敗方立刻會投入新部隊以掩護撤退,勝利者一方也絕不可能眼睜睜看著己方得勝的部隊被優勢敵人圍攻。於是雙方不停的投入一支支部隊,同時也刺激著敵人投入一支支部隊,最終,原本試探的小戰會變成全軍出動的大決戰。

艾修魯法特現在就處於這個註定會相當長久的“相持期”中。不過,他要做的,並不是普通人所認為的將軍養精蓄銳,在籌備糧草物資,在研究未來的戰場地形之類事情。哪怕他打算研究一下未來的戰場地形也無從著手,因為他也不知道哪裡會是戰場。

整個格魯尼東北部,大都是平原,只有少量地區是丘陵地形。適合作為戰場的地方太多了。很多人覺得十萬大軍是一個很誇張的數字,如果在山區(特別是地形複雜的區域),找到一個合適的戰場確實有點困難,但是如果是在平原……

十萬人組成的戰陣,實際上佔的位置也就是幾個山包的大小。

此時此刻,艾修魯法特獨自在自己的房間裡,閉著眼睛。他的身心都已經沉浸魔法之風中。當然,這並不是說他在準備什麼魔法好破壞自己的房間,而是他在魔法之風中閱讀著一些因為特殊原因傳送給他的資訊。

“根據本地農作的物的生長情況來判斷,今年糖的產量將小幅度下降……”

“……綜上所述,各位先生們,由於我們競爭對手的特許經營權被取消,所以眼下正是殺入新市場的大好時機。我們的一位‘老朋友’已經向我們透露,女王陛下將取消特許權……這意味著我們至少有了上場較量一番的機會……”

“急報:大量的馬匹正從西部被送過來,馬匹價格的暴跌已經近在眼前!”

“……本地出產的毛皮品質出現了明顯的瑕疵……我們應該如何行事,請總部儘快傳達命令……”

阿金的生意做的太大了!艾修魯法特忍不住暗暗後悔。他的大部分時間都浪費接收這些對他而言全然沒有任何意義的垃圾資訊上。相反,他期待的東西,比方說某個混沌密探送回給他主子的情報什麼的,卻一無所獲。

這或許證明了他最初的那個想法是正確的。確實,混沌的四大邪神中,可沒有保佑信徒發財的神。這些潛藏的混的信徒,也許壓根就買不起被阿金壟斷的魔法傳訊卷軸。至少艾修魯法特知道,隨著舊的傳訊卷軸的消耗,阿金已經成功的把自己的商品又小小的提了一次價。

這一天又是一無所獲,艾修魯法特鬆開魔法之風,將自己的意志轉到現實中來:在他的案頭有幾分他尚未閱覽的檔案。

這段時間來,紐斯特里亞城外鬆內緊,祭司們正在努力追查潛藏在軍隊中的混沌信徒。而糟糕的是,他們居然真的有不少收穫。混沌的斥候遮斷戰場,阻止了聯軍斥候打探訊息,而混沌的間諜又混入軍隊之中,將軍隊動向全部彙報給敵人。一想到這樣一來混沌軍團將佔據何等大的優勢,使得艾修魯法特都感到有點沮喪。

敵人的一舉一動我方難以知曉,而我方的一舉一動敵人瞭如指掌。

貝勒爾上一次打敗混沌軍團,卻是佔據了實力上的優勢。憑藉實力上的優勢,根本不理會敵人的各種花樣,直趨敵人要害之處,逼得對方不得不決戰……雖然你佈置巧妙,情報通暢,但是改變不了力量對比。所以就乾脆不進行任何試探,直接進入決戰。

雖然說這種戰術完全正確,但是卻依然是取巧的。可以說,這是貝勒爾針對當時的具體形勢,洞察各自的優勢和弱勢而做出的選擇。從客觀上講,沒有薩雷克城長達一年的圍城戰阻滯和消耗了敵人,就沒有貝勒爾以銳擊疲的勝利。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