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雲銘小鼓槌一敲,往西一指。
“我聽也聽不見~”
“在那花鼓譙樓上,梆兒聽不見敲~”
“鍾兒聽不見撞~”
“鑼兒聽不見篩呀這個鈴兒聽不見吶晃~”
這急促的一段,更是帶動不少人的心神。
“不可能,這不可能!”
後臺,高華彬聽著蘇雲銘唱大鼓書,眼睛瞪得大大的,完全不敢相信。
特別是那一句句詞,略帶著韻味,讓高華彬明白,人家唱的是真好。
“有什麼不可能的?大師兄比你厲害多了!”岳雲鯤不屑的看了他一眼。
高華彬一時間忘記反駁,眼睛死死的盯著臺上。
“那些值更的人兒,他沉睡如雷唉~夢入了黃~粱~”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一大段唱完,蘇雲銘又敲一陣鼓。
這段大鼓書中間是有間隔的,原本帶著二胡琵琶什麼的伴奏,但在蘇雲銘這兒,只能敲敲鼓了。
不過,即便如此,也讓臺下不少觀眾,甭管是曲藝愛好者還是業內的從業人士,亦或者是那些曲藝高手,全都一個個眯著遠近歪著頭,同時右手放在膝蓋上隨著節奏輕輕的拍打搖頭。
沉醉其中。
“牧牛童兒,不住的連聲~唱~”
“我只見他,頭戴著斗笠,身披著蓑衣~”
“下穿水褲,足下登著草鞋~”
“腕挎藤鞭,倒騎著牛背,口橫短笛,”
“吹的是,自在~逍遙……”
蘇雲銘每一聲都拿捏的非常準,高低長短,呼吸發聲,每一個細節都被他照顧到。
正因如此,才讓下面的人更是關注著蘇雲銘。
在看到蘇雲銘又在那裡不緊不慢的敲起小鼓,大家心中明白,就要收音了。
“吹出來的那個山歌兒,是野調無腔~”
“這不越過了小溪旁……”
蘇雲銘最後拉的音特別長,讓人聽著就覺得舒服,甚至覺得最後要是沒有這麼長的拉音,都唱不出來這個韻味。
你說啥韻?
京韻!
直到最後,蘇雲銘把小鼓槌放下,對著下面深深鞠了一躬,大家才反應過來這是結束了。
“好!”
“啪啪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