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丈聽完薛舉的話之後,也是大為的歎服,心中暗道:自己身為大秦的朝臣,張口一句為秦國著想,閉口一句為大秦謀國運。但就今日之事來看,自己所謂的謀略倒是險些斷送了大秦未來的前程。
想到這裡張國丈便是急忙站起身對著薛舉深施一禮說道:“秦國能有陛下這般聖明的君主,真乃是我大秦國的福分。老臣生性愚笨,先前在朝堂之上說出一些不過頭腦的言論,還望陛下千萬不要記在心上。老臣這也是無意之舉,還望陛下見諒。”
薛舉見張國丈坐的好好的,此時冷不丁的突然起身向自己道歉。便也是嚇了一跳,他後來從張國丈的言辭之中察覺到張國丈是為了早朝的時候忤逆你自己的意願之事向自己道歉,於是便也是連忙站起身攙扶起了張國丈說道:
“國丈您這是說的哪裡話?言路開明是我秦國的基本國策,我還巴不得這朝堂之上多一些像國丈這樣真心為我大秦著想的官員呢。哪裡還能怪罪您呢?更何況拋去公事不談,私下裡咱們就是一家人啊。咱們一家人不說兩家話,難道說我的老丈人還真的能坑我不成嗎?這天底下只有父母盼著孩子好的,可還沒聽說過哪家父母盼著自己的孩子進大獄的。”
張國丈見薛舉並沒有因為早朝的事情而掛懷,心中這才是鬆了口氣。他見多識廣,深知自己身為國丈當朝皇帝尊重便完全是出於禮節。若是自己當真是把自己當了一號人物,在朝堂之上讓皇帝下不來臺的話。莫說是著國丈之位了,恐怕自己這條小命都要保不住了。畢竟皇帝想盡各種辦法收拾國丈的事情,自己也是見的多了,所以說見得多了,膽子也就小了。
其實身為國丈,張國丈也是深知其中的難處。國丈之位看似風光無限,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似乎有著享受不盡的榮華富貴,似乎有著隻手遮天的無上權勢。但是隻有身子真的坐到了這個位置的時候才知道其中的難處。身為國丈,與群臣走的近了皇帝就會猜疑;與皇帝走的近了群臣們又會猜疑。居住出行稍有奢侈的行為就會立刻遭到當朝言官的彈劾。深居簡出,粗麻布衣的話,除了言官會彈劾自己有失國威之外,就連當今皇上也是會下令責問。其實責問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既然你身為皇帝的岳父,所吃所穿之物連一般窮人家都不如的話,那不就是在等同於在側面詆譭皇帝不孝順嗎?
看著告別離去的張國丈,薛舉便是笑著搖搖頭,於是轉身回到自己的桌案前繼續批閱公文。最近這些日子薛舉這邊也算是忙壞了,畢竟三萬大軍的調動不是一個小數目。三萬人涉及到的兵械,後勤,營帳等物資都需要自己一一過問,雖說今天才將這件事情拿到朝堂之上來討論,但是薛舉心中其實早就有了決策。此時拿出來不過是走一個過場形式而已,一般類似於這種的重大出兵問題。薛舉都會先行去找那些在背後支援自己的勢力們去商談,商談得出結果之後才會將此事拿到朝堂之上裝模作樣地進行一番議論。而且此時朝堂之上的官員之中,有近七成的官員都是分別效忠於薛舉和支援薛舉的那些勢力的,所以在朝堂之上拿出來討論倒也不怕群臣變卦。
在花費了很久的時間批閱完公文之後,薛舉如釋重負地站起身,直了直腰板。隨後選舉看了看身後牆上掛著的地圖,心中五味雜陳。這幅地圖還是李文淵送與自己的,比起自己手中那份僅僅在模糊的方位上標註了村莊鎮落,以及用極其抽象的形式註明山川河流的地圖好的不是一星半點。李文淵送給他的這幅地圖是李文淵手下的軍梟們花費了數個月時間去勘測以及實地考察之後方才繪製而成的地形地圖,這份地圖也可以說是在目前來說全球範圍內最精細的一張地圖了。
薛舉點手喚來屋外的僕人跟他說道:“讓宗羅睺前來見我。”
過了沒多久,宗羅睺便是穿著袍服來到的薛舉的面前。不過此時還沒等宗羅睺向薛舉行禮,薛舉便是開口問道:“這回你率軍背上馳援武威郡,有的是硬仗可以打,怎麼樣,心裡有數嗎?”
“為將者,就是要做到對每一場即將到來的戰鬥都胸有成竹才能往而不利的百戰百勝,這次北上馳援武威郡的人自然也不例外。”宗羅睺見薛舉問自己不久之後,帶兵北上馳援武威郡的事情便是毫不猶豫的直接說到。
“你是我手下最得力的將領,所以此時我派你去打這場對於我大秦國來說最重要的一場戰爭。更何況你是李文淵推薦而來的,與李文淵算是有些交情。所以此時派你前去作為出征的主帥一是為了避免兩方勢力將領之間的不和,導致兩軍之間產生沒有意義的摩擦;另一個也是即使戰事不順,你也可以帶著兵馬安然的退回來,相必以李文淵和你的交情,他應該不會難為你。”薛舉對面前的宗羅睺說道。
“陛下,您的意思是讓我這次北上馳援出工不出力麼?”宗羅睺沒有在第一時間領會到薛舉言語中的意思,便是皺著眉頭問薛舉說道。
“不是這個意思,宗羅睺你又想多了。根據我個人來說,我十分看好這次戰鬥的結果。不為別的,就為我對李文淵這個人的頭腦的信任。但是凡事總有個萬一,萬一戰事不順的時候。我允許你直接撤軍回金城郡內,我會在邊境上安排一支大軍,專門用來接應你們撤離武威郡或者是從武威郡凱旋而歸。”薛舉深知宗羅睺的脾氣,所以此時便也是不覺得宗羅睺的話中有其他的意思,於是便是仔細的跟宗羅睺解釋自己的想法。
“這個陛下大可放心,無論如何我也不會埋沒了我們秦國的名頭,此次出征,不破胡虜絕不班師回朝。”宗羅睺信誓旦旦的向薛舉保證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