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日不落盛唐> 第一百一十三章 擴編完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一十三章 擴編完畢

轉眼之間,炎熱的夏天已經悄然過去,距離李文淵收復西北三郡已經過去了三個多月的時間,新徵募計程車兵已經完成了新兵的訓練,開始編入到各自的戰鬥序列之中,李文淵手下的八個軍團也全部補員完畢了,兵械物資也已經發放到位。同時在秋娘的高效努力之下,敦煌郡,且末郡,鄯善郡的暗棋都被拔除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除去李文淵點名同意留下的以外,其他的全部都被秋娘連根拔起,就算剩下一星半點的小魚小蝦也都因為聯絡不上各自的上級而喪失了作用。

換句話說,除去那支盤踞在蒲昌海海心山上的那支李軌殘部組成的流匪之外,李文淵基本上完成了對新收復的地盤的彈壓工作。練好了內功,李文淵現在準備找一找人過過招,切磋一下了。李軌還有用,暫時不適宜動手,李文淵就將目光放向了那支流匪上。

那支流匪領頭的叫趙衛,是李軌的一名門客,因為頗有些頭腦,武藝還算可以,被李軌委以鄯善郡守軍的將領。隨著李軌在瓜州的潰敗,李文淵軍乘勝進攻守備力量薄弱的三郡,趙衛率軍奮勇作戰,但終歸是寡不敵眾,這才導致鄯善郡失守,趙衛在城破之時率領殘部倉惶退出了鄯善郡,逃至了蒲昌海的海心山上暫時避難。

這個海心山上有著一處李軌設立的秘密倉庫,囤積著一些糧草和軍械,本來是用作起事後擴軍的,但是現在卻是給了趙衛一個喘息的機會。趙衛佔據了這個倉庫,又派手下剩餘不多的精銳把守住唯一一個出入海心山的陸路通道。同時灑出人手去逐步的收攏殘部,收集著三個郡的潰兵,同時也有不少害怕公審的人前來投奔,慢慢的竟又聚集起來五千多人,一時間兵強馬壯。趙衛手下的軍勢甚至比之前戍守鄯善郡的時候更為強盛,這也終於讓趙衛稍覺心安,開始派出人手試圖聯絡李軌,想和李軌裡應外合的收復失地。

但是趙衛派出聯絡李軌的信使全部都被秋娘的夜梟攔截了下來,把趙衛的信件轉交給了李文淵定奪。趙衛這個人在敦煌郡收復之時,便已經有夜梟將訊息遞給了李文淵,後來趙衛逃竄至海心山的時候,李文淵也是知道的一清二楚。之所以不趁著趙衛勢力還比較弱小的時候直接消滅他,是因為李文淵還準備留著這個人作為吸鐵石,將可能成為隱患的李軌殘部聚攏在一起,再一併進行剿滅。現在他的作用已經發揮的差不多了,到了舉刀的時候了。

李文淵當即發出命令,讓整編好的第八軍團由軍團長柴懷興率領著前往蒲昌海前去鎮壓趙衛的叛軍。

整編以後的八個軍團分別由以下的軍事主官帶領:第一軍團軍團長張君泰,第二軍團軍團長秦瓊,第三軍團軍團長傅文,第四軍團軍團長兀得魯,第五軍團軍團長程咬金,第六軍團軍團長樂正明,第七軍團軍團長汪平,第八軍團軍團長柴懷興。

除去兀得魯的第四軍團外,其他的軍團都改變為了擴編之前張君泰軍的編制,即一個混編師,兩個傳統步兵師,兩個配備了火槍的騎兵師組成的一萬五千人的軍團。

這回點名提拔程咬金升任第五軍團的軍團長是李文淵的意思,而且輕取當金山口的哨卡以及沒費一兵一卒收復且末郡的功績足夠程咬金提上一個等級了。而且在軍校中的學習,程咬金也是下了功夫的,這也讓李文淵在此認識到了什麼叫演義不可信的說法。自己手下的這個歷史上真實的程咬金雖說也有一個生病的老母,但是卻不是演義中那種只知道耍小聰明的人,恰恰相反他繼承了家中遺傳下來的聰慧,對於兵事十分的有天賦,很多時候都是一點就透,尤其是對於火槍的新戰法更為的熟絡,往往都能舉一反三。

此時的程咬金正在且末郡做著適應性訓練,接下來他們將作為先鋒去對付西突厥人可能的入侵。所以李文淵這次對付趙衛也沒有特意調動他們,只是選了在附近整編完畢的柴懷興軍團去剿滅趙衛。

秦瓊的第二軍團現在雅滿蘇一帶駐紮著,防備著李軌軍的反撲,前些時日還擊退了一支突厥人的試探部隊,在野外會戰之時秦瓊一馬當先的殺入敵陣,帶動的出擊騎兵們各個勇猛無比,殺的那支本就沒有戰鬥意圖的突厥部隊潰不成軍,留下了一地的屍首倉皇退回了茫茫戈壁。按照李文淵的命令,每與突厥人交戰以後,必然要將突厥人的屍首築成京觀,震懾那些草原的蠻子,秦瓊指揮手下築好了京觀以後,凱旋而歸。

柴懷興坐在營帳中,指揮著手下的軍隊開始進攻趙衛部。趙衛此番也是仗著手下的軍隊戰鬥力比之前強了不少,便是也準備拉開架勢和官軍幹上一架,激勵一下手下越發低迷計程車氣。被李文淵的軍隊圍困在山上的趙衛部此時也是有些迷茫,長久的時間聯絡不上李軌使得人心惶惶,都在為自己的未來擔憂著。趙衛也是知道這些事情,卻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解決這個事情,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率軍和官軍打上一仗,勝利可以驅散所有的質疑和迷茫。

趙衛部出了山寨,在山下襬出了陣勢準備和柴懷興決一死戰,與其慢慢的被圍住所有氣門,被活活困死在山寨中,趙衛還是選擇了率部出戰和官軍決一死戰。

趙衛在陣前騎馬巡視著手下計程車兵們,給他們鼓氣說道:“不要害怕,面前的敵軍雖然人數眾多,不過都是些烏合之眾罷了,就在幾個月前他們還都是地裡種田的農夫,被抓來作為士兵跟我們作戰,他們心中的恐懼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反過來我們身經百戰,什麼場面沒見過,怎麼能在氣勢上輸給一群剛剛放下鋤頭的農民呢?”

&nbsp本章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