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大哥,您要起事了?這不妥吧?現在無論從什麼地方來看,還沒到隋失其鹿的時候啊。現在這個時間點,誰先跳出來挑動反旗,下場恐怕不會比李軌好到哪裡去呀。最後都要作為別人的墊腳石的,薛大哥您一向精明,怎麼能做出這種昏庸的決定呢?”李文淵聽到薛舉的話,口中嚼到一半的哈密瓜直接整個的吐在地上,驚訝地說道。
“唉,文淵兄弟有所不知啊。非是你家哥哥我按捺不住那份稱帝的心,實在是站在哥哥我身後的那些人按捺不住了呀。前些時日你推舉那宗羅睺到金城來尋我,那個人也算是有情有義,而且帶兵練兵都還有一套。我便將他安置在了附近的一處險要之地上,讓他繼續落草為寇,只待我起事那天,他便可以直接帶兵歸附。而且一向在中原比較少見的羌胡首領鍾利俗,前些時日也聯絡上我,說如果我起事的話,他願意帶手下的羌胡人眾一併歸附於我。
起初我還有些好奇,怎麼現在誰都知道我薛舉要起事了呢?直到前些日子站在我身後的那些人推舉出來的一個代表跟我說:如果今年還不能起事的話,他們要另立他人來取代我的位置了。雖然他沒有說的很明確,但是我心知肚明,如果他們真的再扶植一個人的話,知道他們所有秘密的我一定是首當其衝,要被他們除掉的。所以說,哥哥我這不是來求你來了嘛,我將來起兵的時候估計皇帝一定會下旨意讓你前來剿匪,到時候還要麻煩文淵兄弟你手下留情,給哥哥條活路啊。我金城地處險要之地,除去了西域的後顧之憂的話,中原想來進攻那還是要費一些力氣的。”薛舉直視著李文淵的雙眼說。
“哎,我道是薛大哥您沉不住氣了呢。原來是您身後那些人忍不住了呀,您說的這些都沒有問題。但是這個時機是一定要好好考慮一下的,現在中原境內叛軍此起彼伏,估計楊廣皇帝心裡也是惴惴不安的。一般來說身為皇帝對於自己治下有不安之像的話,他們一般會選擇出巡,去看一看那些出巡路上的官員給自己造出來的假象來欺騙自己。讓自己相信自己所統治的國家有多麼的富強,治下的人民的生活有多麼的安康,以及他手下的軍隊有多麼的雄壯。自古以來,所有的帝王都有這樣的一個愛好。現在大隋境內的局勢已經是糜爛不堪,唯一能讓楊廣覺得心裡感到踏實一些的只有兩個地方,一處是他經營已久的江南,另一處便是有大量官軍精銳的北疆。我估計今年之內吧,楊廣一定會到北疆巡視,而且十有八九是要路過雁門關的,要知道東突厥的可汗有著不臣之心已久,而且一旁還有高句麗人的挑撥。而楊廣出巡雁門關的訊息肯定瞞不過任何人,到時候估計東突厥的可汗一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他肯定會帶著北方的突厥人來一出兵圍雁門關的好戲。但是...”李文淵說到這裡突然話鋒一轉。
薛舉聽到李文淵話中有話,卻又沒有立刻說出來,便也是急切地問道:“文淵兄弟有什麼話倒是趕緊說呀,你在這裡吊哥哥的胃口,這可有點兒過分了呀。”
“但是,可汗的妻子是義成公主。出於同宗的血脈之親,義成公主一定會想辦法解雁門關之圍,再加上突厥人圍困的久了,缺乏攻城的重武器。也奈何不得,最後一定是會退去。楊廣可以生還,所以說又回到了最開始的這個話題,他覺得安全的兩個地方一個是北疆,一個是江南。但現在他在北疆被突厥人圍困,使得北疆已經不再是他心裡覺得安全的地方。所以他在雁門關被圍困之後,一旦得救會立刻著手南巡的事情。他會帶著自己的大臣們將朝廷搬到江南去,到那個時候薛大哥再起兵的話,效果要好很多。隨著朝廷京師的南移,楊廣對於北方,尤其是對於西北的掌控力將會更為薄弱。到那個時候薛大哥起兵,便可以死死的卡住西域同中原的聯絡,到時候就算是我有心和皇帝聯絡,也沒有地方可以傳達公文啊。那我不敢出兵剿匪便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薛大哥,你說我說的對吧?”李文淵從桌案上的瓜果盤中拿起一塊甜瓜塞進自己的口中,跟薛舉緩緩說道。
“如果真如文淵兄弟說的那樣,那便是再好不過的。不過就算是我信任文淵兄弟,我又怎麼跟我身後的那些人說呢?”薛舉有些為難的說道。
“這個簡單,我可以給薛大哥一個期限。今年九月份之前,楊廣必然會被圍困雁門關。如果到了九月份,這個事情還沒有發生的話。那麼薛大哥可以立即起事嘛,這樣也不算是違反了那些人的規定,對不對?”
“好,回頭我就這麼跟那些人說。文淵兄弟你的意思我懂的,一旦我起事以後,一定會第一時間隔住你們西域和中原的所有聯絡通道,絕對不會讓文淵兄弟你有什麼難做的地方。”薛舉仔細盤算了一番之後,下定了決心的說道。
“薛大哥願意相信小弟那便是再好不過了,不過現在小弟倒是有一事相求啊。”
“哦?你貴為西域總管,現在在官場上混的風生水起的。有什麼事要我一個金城校尉幫忙呢?”薛舉聽到李文淵有求與自己之後,便也是笑著說。
李文淵聽到薛舉話中有些自嘲的意味,此時卻也只能是當做聽不到。李文淵十分的理解薛舉現在的心情,畢竟在不久之前自己還是他帳下的一名偏將。可是跟他一同去了趟遼東之後,一轉身便已經成為了遠遠超過他官職的封疆大吏。這種身份上的落差,換誰都會有些難以接受的,無論這兩個人之間的關係有多親密。想到這些,李文淵便暗自裡笑著搖了搖頭但是臉上還是表擺出一副誠懇的表情說:
“我想向薛大哥借一筆糧食,來年除去如數歸還這一筆糧食以外,按照糧食數量計算,我額外再付給大哥五成作為利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