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相對於兩相浸沒式液冷的話,散熱效率要低一些。
兩相浸沒式液冷就不一樣了。
透過電子氟化液的沸騰及冷凝過程,會指數級地提高液體的傳熱效率,電子部件直接浸沒在容器中的電介質液體中,該容器密封但易於操作。
在該容器內,熱量從電子部件傳遞到液體中,並引起液體沸騰產生蒸汽。
蒸汽在容器內的熱交換器上完成冷凝,將熱量傳遞給在資料中心中迴圈流動的設施冷卻水,冷卻液在迴圈散熱過程中就發生了相變。
而冷卻液帶走電子元件熱量後發生相變氣化,氣態冷卻液被其它裝置冷凝重新變成液態。
但兩相浸沒式液冷也不是完美的,因為在這個相變的過程中,冷卻液蒸發為氣態過程中會發生逃逸,所以對容器的密封性有一定的要求。
但是又不能太密封了,要防止冷卻系統中斷出現事故,所以需要設定一定的安全設施,對於安全性的要求就相對單相浸沒式液冷要高很多。
“那對於我來講,還是散熱相對比較穩定一些更合適。”
徐諾考慮了一下,覺得還是散熱穩定性更適合自己的超算。
畢竟自己將要落成在智慧別墅的超算,也不追求極致的算力,而且造價只是4個億左右,世界超算排名連前二十都進不去,所以散熱效率這一塊兒就沒必要那麼極致的追求了。
只有世界上那些頂級的超算,在執行時才會產生難以想象的能耗,那麼這個時候散熱效率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追求穩定性的話,那就選擇單相浸沒式液冷吧。”
鄭教授建議道:“那到時候,我們就為你的超算採用單相浸沒式液冷技術,這樣一來超算在執行時的散熱穩定性就會有很高的保障,不過小徐,你確定不追求散熱的高效率嗎?”
“嗯嗯。”
徐諾點點頭,已經決定採用單相浸沒式液冷了。
有了每秒上千萬億次運算能力的超算,再給上一個穩定的散熱方式,對於關雎來講就是一個非常穩定的“家”了。
“那行,還有能耗這一塊兒,超算的用電量我想你是有心理準備的吧?”
鄭教授又問起了超算的用電的問題:“你打算怎麼解決?”
畢竟是企業用的超算,跟國家超算中心還是不太一樣的。
像國家超算中心,有的甚至可以直接使用核電站進行供電。
以神威·太湖之光為例。
它一秒鐘的耗電量就是4.2度。
什麼概念呢,神威·太湖之光開機執行一小時,耗電量就達到了1.5萬度電,按照正常電價來算的話,那麼一天下來的電費就得二三十萬。
所以國家超算中心一般都是有專門的供電方式。
但企業的超算,那就得自己承擔電費了。
哪怕是徐諾要搭建的這一臺使用15000塊左右的申威26010處理器,大約十幾個運算機櫃的超級計算機,那用電量也是相當恐怖的。
不過徐諾琢磨著。
關雎也算是一個成熟的AI了,也該學會自己賺電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