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瓦王國周圍,當然不全是銅牆鐵壁,或者懸崖絕壁,從古至今,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是在那種地方發展起來 的。
但王國周邊,確實少有能讓大部隊立錐的土壤。
山嶺之中的惡劣條件先不說,那不適合行軍,且常年和野人們戰鬥的王國軍,絕對比任何精銳軍隊都更擅長在山嶺中作戰!
假如帝國將那當成突破口,等待他們的只會是無休止的流血。
海面上,原本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但現在帝國非皇室直屬的海軍已經大敗,那雖然遠遠比不上陸軍精銳,但確實是帝國近半的水上武裝力量。
由於帝國大部分都是陸地,也只和泗海有一些接壤,因此帝國對海軍的重視,確實遠遠不如聯邦。
現在,聯邦已經和內瓦王國結盟,雖然沒有直接向帝國宣戰,但也立場不定,天知道當帝國再度投入海軍,聯邦海軍的武器會對準誰。
鯤也已經屢次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只要是海戰,就算是面對著再精銳的艦隊,也讓敵人品嚐到失敗的苦果。
至於曾經的冰雪王國,那或許有很多冒險者會踏足,卻從無任何軍隊登陸其上!
而且那個方向,和帝國正好隔著內瓦王國。
在戰略上,龐大的帝國對這個小小的王國,已經無法形成包圍!
假如正面作戰能贏,那麼這些都不是問題。問題是,現在正面作戰不行,導致這點不足,立刻成了大問題,讓一些人扼腕嘆息!
失敗!失敗!失敗!
一次次的失敗,除了知情的帝國掌權者還能穩坐釣魚臺,其餘帝國權貴,無不驚恐。
就算對方有著幾位巫師的幫助,可格陵蘭帝國又不是沒有和巫師戰爭過的經驗,怎麼也不至於被摧枯拉朽的擊敗。
帝國這次雖然沒有出動最強大的幾支部隊,比如護國軍,比如神聖騎士團,比如星火復仇者,也沒調動任何一支大型正規陸軍兵團,但那原本就沒有必要!
那些部隊,本來就是鎮國之兵,其地位就和一般王國的護國法師差不多,不到賭上國運的時候,怎麼可能輕易出動!
而且,帝國的強大,在於方方面面,就算只是帝國的常規軍團,乃至普通貴族的精兵,放到一般的國家,也絕對是王牌級的!
以過萬王牌級的聯軍,對付不足五千的敵人,居然也能被擊潰?
不可想象,難以置信!
巫師的幫助,是對方強大的重要原因,可這絕對不是主要原因。
對方部隊精良的裝備,以及難以想象的鬥志,才是真正讓一些貴族感到恐懼的地方!
巫師有限,凡人無限!
只靠著幾個巫師,除非是那種傳奇的近神者,不然根本不可能讓多少城市淪陷。能讓城市淪陷,反過來被對方佔領的,還是凡人組成的軍隊!
或許以帝國之廣褒,格陵蘭皇室的底蘊,小小的內瓦王國,怎麼都不可能逆天,戰勝格陵蘭帝國的皇族,或者說讓帝國的版圖變成王國的一部分。
但是,一般的中小貴族,可沒這種底氣。
特別是帝國西南方,和內瓦王國接壤、和泗海接壤的土地上的貴族們,大都已經是驚弓之鳥,深受其擾!
這種事情,怎麼能不讓人心急。
一次大敗,足以讓區域性動盪。
格陵蘭帝國,一共也不過兩位大公,一南一北,托爾大公就是帝國南方的扛鼎之人。
在他被擊敗的時候,很多貴族就應該已經預料到了這種結果,只是他們不肯相信,還心懷僥倖,認為是托爾大公輕敵,甚至這可能是某些不願意見到托爾大公越來越強的帝國高層,在拖後腿,才導致戰爭失敗。
他們還想靠著彼此的聯合,靠著自家的精兵,將內瓦王國的鄉巴佬們打回去,順便讓皇室看看,貴族們團結起來後的力量!
直到無數心血付諸流水,這些人才開始清醒,開始正視敵人,開始向上層求助。
偏偏,他們卻根本沒想過,都已經打到了這種程度,帝國上層的那些人,帝國皇室居然還只肯動嘴炮,完全沒有主動出擊!這是為什麼?
按照目前的戰況來看,按照敵人的總體水平來看。若是皇室動真格,別說派出幾大王牌軍團,就算是將直屬帝國的幾大陸軍兵團隨便調來一支,結果肯定也不會是這樣。
內瓦王國擊敗的,看似已經有接近兩萬的帝國軍,彷彿已經大勝帝國,其實這兩萬帝國軍,根本都是帝國貴族的私兵,以及一些地方軍隊,還有本就不算很強的海上自衛隊!
但都到了這種時候,為何皇室還是在譴責,在觀望?
他們究竟是怎麼了?
表面上的義正言辭,立場鮮明,號召鼓勵對外的戰爭,實際上根本一點實質行動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