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有多大?”
凌歧問,白潔發愣。
“一個世界,很大很大,也可以很小很小。”
“大到無垠天地,小到一副地圖,那都是世界。”
“家有多大?”
“應該不大!不把家的意義深化,就算是皇家,其實也不會太大。一般人家,三口、五口,都是正常。”
“當你自以為了解天下大勢的時候,你能對家裡每天發生的事情,鉅細無遺的把握嗎?”
“不能,更多的,恐怕還是來自家人的轉述,生活中遇到的點點滴滴。”
凌歧又說著,白潔更茫然,更不明白。
莫非,他這是要搞什麼倫理教育?讓大家不要因為大事忽視小節,最後釀成各種悲劇?
凌歧只是一眼,就知道白潔不懂自己的意思,完全想錯了。
不懂也很正常,一般人在這種場合下,聽到他的話,能懂才有鬼,不想差才有鬼。
但凌歧已經不想再多說,因為再說下去也沒用,層次不同,有的話,就像是對牛彈琴,想錯就想錯吧,錯有錯著。
他說那個,其實和國、家的概念關係不大,更不是要搞什麼和諧教育。
他想表達的,非常簡單,那就是自我認知接受的訊息,其實全都源自外部點對點的訊息傳輸!
我認為我知道的,根本就是外部點對點傳輸給自己的!
凡人如此,那他是這樣嗎?
何為全知!
全知,是想要知道,就能知道,還是真的已經全部知道,只是不可能同一時間將這些資訊全部反饋出來,只能一條條反饋。
那麼全知,其實從來不是全知。
雖然只要層次夠高,也未必不能做到“接近真正意義上的全知”!
只要對訊息處理速度夠快,連瞬息時間都不用,一個瞬間,就能同時接受和處理整個世界的訊息,這也就是一種全知,高等神佛便是如此!
凌歧有過個人世界,如今在真幻兩界,更是巨頭之一,一個目光,就能掃看諸界,只要用心,時刻把握某個世界每時每刻的一切動態,都不太難。
問題是,那仍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全知,再接近,也不是!
這依然是他想知道,才能知道!
想在知之前,這就意味著,仍舊是受需求支配的點對點的訊息傳輸!
那麼,那些都是真的嗎?都是真的發生的嗎?或者只是一種純粹的資訊互動,讓你以為自己看到了、知道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
這說的,有些玄了,其實就是,自身存在的定義。
不去懷疑,當然認為一切都是正常的,這個世界多麼美好,空氣多麼清新,只要深呼吸,呼啦呼啦呼啦,幸福樂無邊。
一旦懷疑,別說本來有著漏洞,就算沒有漏洞,腦洞太大,也能給你開一個漏洞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