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間距離越遠,在不動用自身力量情況下,全靠世界之力轉移目標,消耗的能量就能大!
同理,距離越遠,就算有凌歧這個標尺,新世界的力量對異界的輻射效果,也就越弱!
天書一直都在凌歧的腦海,然而那只是一把鑰匙,如同升級加強後的造化玉碟,是一件不可遺失的憑證,但並不是什麼隨身空間。
凌歧腦海中的天書,不是世界,是新世界命運之力的具現。
真正的天書,早就化為了新世界,恆定在某個地方,隨著宇宙大環境的變動而變動,本身座標相對穩定!
所以無論是世界意志的輻射,還是世界之力的消耗,都要以世界的實際位置來計算,要受到距離的制約。
這一點因為是造物者,凌歧感覺特別明顯,更明白距離對世界之間的影響有多大!
不提輻射影響,僅僅利用世界之力提供瞬間移動,距離太遠,都是一種奢侈的浪費。
只是個別人也罷了,如果是百萬千萬大軍,像新世界進攻諸神世界時,凌歧利用世界之力瞬移母皇突襲聖山,那消耗的世界之力,就是海量!
一旦那麼做了,打贏了還好,只要輸上幾場,立刻整個世界的發展勢頭都會萎靡!
凌歧有天書在手,可以透過天書的力量,強行補充世界本源。但是兩者終究是一體的,屬於拆東牆補西牆。而且動用天書,本身就會消耗一種冥冥中存在但無法捉摸的東西,那是凌歧都一知半解的!
但凡有其他選擇,凌歧就絕對不會做這種事情。能少動用天書,就少動用天書!
這才有凌歧鼓勵發展科學、鼓勵超遠端傳送躍遷技術的研究、開發的舉動,都是為了節約世界之力,節約入侵異界的成本!
這也是一個造物者真正該有的心態,對每一分世界之力都斤斤計較。
如上一任天書之主,只是把天書世界當成一個牧場、收割場,當成一個大環境下的背景,靠著新世界對舊世界的輻射,妄圖“曲線救國”,根本沒想過要去發展它。
這畢竟和眼界有關,天書世界的前一任主人,只是凡人起家,天大機緣在手,也就那樣。凌歧卻早早就走過神道、有過神國,並且已是天仙,還不是一般的天仙!兩者的層次,天差地遠!
要離開天書世界,去尋找機緣,凌歧不需要做任何安排,因為他可以隨時回來。
經過整整三十年,凌歧的家族也已經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第一豪門,掌握著海量的資源。
出於某種原因,長女凌岄並沒有成家立業,一直在軍中發展,如今一手掌控新世界超過四成的軍權,是當之無愧的女武神。
二子三子都已經開枝散葉,妻妾成群。
“杜撰”出來的親朋好友、其他子女也不少,這些都是凌歧的好幫手、小夥伴。
隨著新世界逐漸成長,世界可用面積也在不停擴大。從最開始只相當於低等星球上的一國,到如今比之數顆中等規模行星總面積疊加都大。即使通訊技術、傳送技術開發至今,日新月異的變化讓人瞠目結舌。可憑有限的人手,這樣大的地盤,也很難管理過來。凌歧不得不多放權、多“造”小幫手!
臨行前,為求穩妥,凌歧再次動用天書的力量,讓新世界的時間往前又流逝了整整三十年!
三十年又三十年,新世界已經在周邊建立起九塊跳板!
這九塊跳板,都曾是完整位面,然而被新世界的太空艦隊打得慘敗,遭到無情的掠奪!
九個位面中,甚至沒有一個能比得上首先被征服的諸神世界,對凌歧個人的幫助,微乎其微,倒是讓新世界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的跡象!
由於掠奪了九個位面的部分本源,新世界的本質都從低階位面晉升到了中級位面!
新世界先天不足,後被拔苗助長,若不是凌歧利用天書轉圜補充世界本源力量,在攻下諸神世界前,它就完蛋了!
當然,如果不催一催,憑它再發展一千年、一萬年,也沒有攻打諸神世界的可能!
因為本質不行,天書世界每一次對外的征戰都相當重要,特別是諸神世界之戰,簡直就是賭上一切的一戰,許勝不許敗!
戰爭是為了勝利後的掠奪,為了補充底蘊。偏因為底蘊不足,所以明明實力佔優,進攻諸神世界的戰爭,還打的那麼艱難!這在當年,根本是一個死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