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年紀雖然大,但是眼神很好,一眼就看到站在門前的宋詞。
她先是有些詫異,接著神色略顯得有些驚慌,但想了想,還是挎著菜籃走了過去。
宋詞也注意到她的神色,她的反應,一一被其看在眼裡。
見老人走過來,宋詞面帶微笑地打了聲招呼。
“老人家,你好。”
“你是幹什麼的?”周鳳仙語氣稍顯生冷地問道。
“我是從江州過來的。”宋詞微笑道。
“你有什麼事嗎?”
聽宋詞說是從江州來的,她的神色略顯不安起來。
“伱是在市三院撿到小麻圓的嗎?”
宋詞沒繞彎彎繞,直奔開口詢問,主要是不給對方的思考時間,避免她其他說辭。
“啊,對。”
周鳳仙很顯然被宋詞如此直接的詢問,問得有點措手不及。
“可是,你跟警察說,是在市兒童醫院門口撿到她的。”
宋詞立刻反駁她言語中的不實,這讓其顯得更加慌亂起來。
“那個時間太長了,人老了,記不清了。”她說完,匆匆走向門前。
“老人家,你養了小麻圓幾年時間,就是小貓小狗也有感情的,何況她還叫你奶奶,你就忍心讓她無父無母嗎?”宋詞又開始打起感情牌。
但是很顯然,老人既然能狠下心來把小麻圓從她父母身邊抱走,就不會因為宋詞這兩句話動搖。
但是宋詞也不準備因為自己這一兩句話,就能打動對方。
而是繼續道:“人生在世,還是要修功德的,福報雖然不可能立刻益及自身,但是做壞事,有可能會禍及子孫。”
宋詞這話,簡直就是殺人誅心,就是一個沒做壞事之人,聞言之後,都會下意識地反思一下自己有沒有幹什麼壞事,何況還是真的幹過壞事之人。
更何況,年紀大的老人本身就更加迷信,而且只要不是心腸太壞,對子女後代也格外看重。
周鳳仙雖然偷走小麻圓,的確有錯在先,但是她也的確盡她自己的能力照顧了小麻圓。
之所以這樣認為,是因為當初周鳳仙抱走小麻圓之後,並沒有轉手就把她給賣掉,也沒有虐待過她,這一點從警方的筆錄上就能看得出來,當初小麻圓被送過去,身上並沒有被虐待的痕跡。
基於這兩點,宋詞可以推斷出,周鳳仙還是比較心疼孩子的,從資料上看,她有可能把對那個被兒媳婦帶走的孫子的愛,傾注到了小麻圓的身上。
所以宋詞才用這樣的話來刺激對方。
果然一聽自己做的壞事,會禍及子孫,周鳳仙立刻就不安起來。
她有些忐忑地問道:“你是警察嗎?”
“不是。”宋詞並沒有欺騙她的意思。
如果周鳳仙因為這一點,不願意回答他的問題,他還有其他辦法。
“那你是什麼人啊?為什麼要打聽小麻圓的事?”
“小麻圓目前被我收養了,我想幫她找到親生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