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漢末烽煙> 82掌握權柄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82掌握權柄

第二天早朝,果然李儒的奏章一上報,底下就炸開了鍋。

司徒王允先一步站出來,“眾將士有功勳,是應該獎賞的,但在位之臣沒有犯錯誤,為什麼要把位置讓出來?不如封爵賞賜,以示陛下嘉獎之意。”

司空崔烈附議,“王司徒所言老成謀國,官員沒有犯錯誤的,不應該隨便裁撤,這是穩定人心的必要條件。”

很多黨人都站了出來,也有一些世家的弟子在附議,程允瞟了一眼盧植,見盧植閉目不言,心中略微有底,當即開始反駁。

“在位之臣沒有犯錯誤,這是我聽到最好的笑話,怪不得崔司空要出來附議。”程允淡笑著,“呵,不知中常侍的直屬上司是誰啊?”

崔烈眉頭一皺,“李少府前日力戰而亡,應當嘉獎,這等勇烈之士可不是你能夠詆譭的,再者昨日已經如你所願,把畢嵐任為少府,你還待如何?”

程允虛拱了拱手,“李少府勇烈之士,應當嘉獎,應當,然而我記得沒錯的話,少府可是司空轄內之職?李少府英勇就義,敢問你崔司空在幹什麼?尸位素餐而已!”

程允正色,“稟陛下,太后,司空崔烈尸位素餐,御下不嚴,導致數位中常侍叛亂,造成天下動盪,請陛下嚴懲此人,以儆效尤!但念其勞苦,不若貶為將作大監,觀其後效。”

昨日晚畢嵐就跟何太后說了好多自己和程允與何進的恩怨,也著重描寫了程允麾下的軍隊數目,何太后害怕認慫,今天是真的想要安撫住程允,當即同意了這一條。

崔烈長嘆一聲,像老了十歲,佝僂退下,何後溫言問道,“不知驃騎將軍覺得,司空一職,何人可勝任啊?”

程允見何太后這狀態好像不咋對啊,他不知道畢嵐揹著他把何太后威脅了一通,聞言眉頭一跳,“雖然不該下臣多言,但既然太后問到了,請恕臣無禮,依臣所見,執金吾袁滂兢兢業業,御下有道,前日救駕,多虧執金吾麾下將士奮勇殺敵,百里突襲,才能力保陛下王爺不受奸賊所害,按功勞當升任司空,以示嘉獎。”

袁滂在一旁正掛機補覺,聽到自己名字一愣,聽到是被舉薦升官更是一愣,瞄了一眼程允,這個驃騎將軍和我有舊?還是說真的一心為國?

何太后知道袁滂,畢竟袁滂曾任司徒,又一度為執金吾,護衛內宮,知道他是忠心之臣,可以完全信任,心中也不由得疑惑,難道這個驃騎將軍的確也是個忠臣,只不過與故大將軍有怨,遷怒於我?

於是連忙准奏,只聽程允順坡下驢,“執金吾一位,當由執金吾丞張郃擔任,執金吾各層將士,應該皆有封賞。”

何太后略一沉思,點了點頭,“報效國家的壯士理應受到封賞,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就依驃騎所言。”

程普站了出來,“稟陛下,太后,如今城外烽煙四起,幾位賊人已經伏誅,但幾位外臣仍擁兵自重,不欲退兵,恐有反意,如今上軍校尉一職仍有空缺,應及時拔擢,戍衛京都。”

何太后哦了一聲,“不知諸位卿家可有合適的人選推薦?”

司徒王允是世家的人,也算是黨人,肯定不肯把位置讓給新興勢力程允一脈,出言舉薦,“中軍校尉袁紹,救駕有功,奮勇忠心,可任為上軍校尉。”

不少人都附議,時任太僕的袁逢為了避嫌,沒有出聲,太傅袁隗也是,畢竟一家三口都在朝廷內做這麼大的官職,不太合適,潛規則是兩個人,但要說袁隗和袁紹不是一家,也勉強可以,所以二人都不說話,順其自然。

執金吾張郃站了出來,“原上軍校尉蹇碩麾下都尉黃忠,忠於國事,在大將軍死後,大將軍麾下爭權奪利之時,仍心繫陛下,單人獨騎與我等執金吾兄弟共同保駕,一箭射傷想要對陛下不利的段珪,迫其自戕,功勞甚大。”

張郃瞅了一眼袁紹,“尤其是在護送陛下回京途中偶遇有人劫駕,黃都尉奮勇抗敵,以一敵三,還將他們擊退,雖然事後劫駕之人解釋這是一場誤會,但如此勇武愛國,當為上軍校尉。”

袁紹簡直都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以一敵三說出去是真的好聽,被別人以一敵三就不太好聽了,尤其是人家站在正義的一方,自己...自己也是正義的一方啊喂!

“稟太后,我等也是擔憂陛下安危,解除宮內隱患後即刻出發救援陛下,沒成想是讓執金吾先一步救下陛下,我等觀執金吾手下甚多宦官,還以為是叛賊,所以出手,並非劫駕,望太后明鑑。”

何太后不想就此事再多言,揮了揮手,袁紹如逢大赦,這事鬧得,被抓了把柄,不然這上軍校尉妥妥囊中之物啊!

何太后對以一敵三的壯士比較感興趣,“不知這位勇武無雙的黃都尉可曾來了?叫進來讓本宮見一見。”

畢嵐服侍左右,聽聞微笑,“太后宣都尉黃忠覲見!”

黃忠這才從外面進來,朝會以他都尉的等級是不能參與的。黃忠正值壯年,身材魁梧,面容剛毅,龍行虎步,一看就是可愛又迷人的正派角色,何氏非常滿意,當即同意了張郃的請求,任黃忠為上軍校尉。

黃忠欣然領命,感激地看了一眼程允,自從程允向蹇碩進言招攬他以來,兒子的病也好了,家境也慢慢變得富有了,自己都四十多了,還能升官,升到武官前三的上軍校尉一職,這程允可真是自己的福星。

程允對黃忠眨了眨眼,轉而再上奏,“東觀校書郎中李儒,博學多才,知人善任,處理事情井井有條,剛剛所有提拔的建議,都是他給出的,如此大賢,當在更合適的位置上報效國家,報效陛下太后,臣建議超擢李儒為尚書令,以示對人才的肯定,讓更多有才華的人來報效國家。”

李儒知道程允肯定會想辦法把自己弄到朝中監督朝中言論,沒想到竟然這麼快,趁熱打鐵,當初程允招攬自己的時候,說等到他自己三公九卿之時,去做他的幕僚,這一轉眼果真成為位比三公的驃騎將軍,還推薦自己做三獨坐之一的尚書令,果然大氣!

何後有些不太情願,王允等人更是不情願,你拿武權也就罷了,還想給我們文權裡面插釘子?

太傅袁隗先站了出來,你把我侄兒按了下去,我也把你的部下按下去,公平吧,“尚書處處理天下奏章,尚書令兼負責傳達命令,如此重要職位,當選老成穩重之人擔任,觀李博士年方而立,不適宜擔任此職。”

大鴻臚周奐也附議,“臣觀李博士精幹有餘,而穩重不足,不當為尚書令一職,臣推薦光祿大夫種拂,可任尚書令。”

尚書令在何進身死的時候被中黃門給殺了,現在要找到合適的代替他的人,各方勢力都想往裡面插人,程允也知道這個道理,那就更不能給他們啊!

畢嵐一看程允皺眉頭,就知道這個位置的確是程允想拿下來的,於是以少府的名義出言,眾人還真得聽聽他的建議,畢竟尚書令本來是屬於少府管轄。

“原尚書令老成穩重,卻因大將軍故,死於叛亂,”說完看了一眼何後,何後目光與他一接觸,當即避開,這是提醒自己,程文應和他兩人跟何進有仇呢!“所以尚書處事務眾多雜亂,需要莫大精力來處理,光祿大夫上了年紀,體力精力可能不濟,不如交給正值壯年的李博士,看看他到底能否勝任。”

何後不待其他人再反對,連忙出言,“少府所言甚是,這少府內任命,少府卿的建議還是最有發言權的,就讓李博士任尚書令吧,做的不好再換他人。”

王允等人不禁心想,昨天晚上剛剛出任少府的畢嵐在這件事情上有個屁的發言權,但畢竟何後已經拿了主意,不能回寰,只能作罷,悻悻退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