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人在大唐,謀朝篡位> 第六十九章 朝廷出師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九章 朝廷出師 (1 / 2)

其實劉文喜之叛的規模、影響和波及範圍遠不及十餘年前同華節度使周智光抗命謀叛,以及五年前田承嗣奪取相衛四州、於河北起兵大戰朝廷八節度。

實質上也就是和去歲李希烈驅逐李忠臣出鎮,自領淮西一樣。

只不過當時的皇帝是對藩鎮武將叛亂多加姑息放任的李豫,如今的皇帝是自任聖智、強明的李適罷了,他早有意削藩,如今借題發揮,也屬尋常。

不過涇州緊鄰吐蕃,朝中大臣都怕劉文喜走投無路之下舉州降吐蕃或是召吐蕃兵入寇,那樣的話國家西邊門戶就大開了。

於是在群臣的百般勸諫之下,李適和楊炎最終還是沒有一意孤行,而是退了一步,任命了鳳翔節度使朱泚兼任涇原節度使。

然而劉文喜上書請朱泚為節度使本身只是為了將朝廷的軍,又怎會心甘情願迎朱泚入鎮。

面對朝廷的以退為進,劉文喜也終於撕下了偽裝,他一面上書朝廷自請旌節,一面整軍備戰,修繕城防,並遣其子質於吐蕃以求援。

而劉文喜的這兩手動作,也是徹底激怒了李適。

自請旌節倒也罷了,安史之亂後驅逐或者斬殺節帥,自領一鎮,威逼朝廷授予旌節的武將不少,不差他一個,但是主動勾結外邦,通敵叛國,這在肅代之世以來還是頭一遭呢。

李適向來是個疾惡如仇的,哪裡能容忍劉文喜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興風作浪,當即就命令朱泚、李懷光分領鳳翔軍、朔方軍進討劉文喜,並且令左神策軍都將張巨濟,神策軍京西兵馬使陽惠元,駙馬都尉郭映率兩千神策軍前往助之。

這是郭映回京半個月後,四月初的事兒。

“手足兄弟,兵戎相見,真教人肝腸寸斷啊!”

站在窗臺邊,望著院子裡的景緻,郭映輕嘆了口氣。

君令既下,縱是他有再多不情願,也要出師涇原了。

劉文喜身為邊疆重將,卻為一己之私勾結吐蕃,於公於私這絕對都是不可以寬恕的。

若是對其多加縱容,保不齊這傢伙會成為第二個高暉,舉城而降,替吐蕃當嚮導,引領敵軍深入關中,又一次完成國都一陷,天子一遷的成就。

只是一想到此去就要面對對他甚厚的馮河清,與他相善的郝玼、思結赤心,以及前番隨他入蜀作戰的涇原士卒,郭映的心裡就隱隱作痛。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啊!

而一直跟隨在郭映左右的韋皋聞聲,扭頭看了看窗外的綠蔭婆娑,亦是輕嘆了口氣:“手足相殘,屬實是人間慘劇,但我輩處於亂世當中,譬如浮塵,唯有奮力掙扎,才能讓自己免於粉身碎骨,至於其他,又豈可奢望?”

韋皋的話聽起來似乎略顯涼薄,但細細想來也是這個道理,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想那麼多有的沒的,徒增煩惱。

他向來是個理智的人,以至於相處這麼久,郭映仍只敢對其示好,而不敢將心裡的一些隱秘想法表露出來,相較而言,樊澤、郝玼這一干人的心思就簡單的多了。

但他也確實是眾人當中心機最深、智慧最高的一個。

“你估計這仗會怎麼打?”沉吟片刻,郭映問道。

“不好說,如果朝廷欲強攻,那八成要拼個兩敗俱傷,料想聖人也不想看到如此局面。

所以我估摸著朝廷會一面派出使者與吐蕃交涉,一面合兵圍困涇原,只要吐蕃不出兵,那麼劉文喜就成了甕中之鱉,任人魚肉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