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一章 詔令 (2 / 2)

段秀實聽罷,若有所思地看了眼劉文喜。

劉文喜也是安西軍出身,年歲比段秀實小個十來歲,四鎮、北庭行營軍中一應事務也由統籌,頗得軍心,一直有執掌涇原的野望。

只是前任節度使馬璘更看重段秀實,病重之時令段秀實代理了節度副使,劉文喜並未能如願當上節度使,因而心存怨念,一直想找機會扳倒段秀實。

無奈段秀實處事公正,深孚人望,連淮西、徐州來的那些客軍將士對其也是敬重有加,他根本找不到扳倒對方的機會。

如今聽郭映提及吐蕃要犯邊疆,劉文喜便借坡下驢,趁機表明了立場,如果段秀實不上報的話,而吐蕃果真犯邊,那他就是知情不報,備禦無方。

如果他上報的話,那他就是打皇帝的臉,和蕃使團還京中沒出發,此時若是傳回一個吐蕃即將入侵的訊息,那這蕃還怎麼和?

段秀實雖然看透劉文喜的算計,但也感覺頗為棘手,畢竟這不僅關乎著涇原軍,還關係到邊陲安危,不容忽視。

略作猶豫之後,段他將問題拋給了堂上諸將:“諸位,你們以為呢?”

堂上諸將面面相覷,卻始終沒有一人吭聲。

節度使和節度留後鬥法,誰也不願意摻合進去。

見狀,段秀實也懶得繼續糾結,直接拍板決斷:“軍情,講求一個準字,而不是靠估計、推測、臆想來確定,除非有明確訊息表明吐蕃將要犯邊,否則,本將絕不會擾動聖躬。

當然,你等也絕不可掉以輕心,一旦有變,立刻示警。”

語畢,他的目光落在郭映身上。

“郭十將,你負責守禦的連雲堡為涇州門戶,絕不容有失,若蕃賊果真來襲,本將希望你能夠堅守到援軍抵達。”

郭映心頭一凜,立刻挺直腰桿:“大帥放心,末將必定死守連雲堡,絕不叫蕃賊踏足半步!”

“甚好,你等都退下罷!”

段秀實揮了揮手。

眾人紛紛起身,魚貫離開。

……

等到堂中只剩下節度判官鄭珣瑜時,段秀實方才再度開口。

“你覺得郭令公的這個八子是個怎樣的人呢?”

鄭珣瑜這個節度判官雖是朝廷指派的,但他道德高尚,很投段秀實的脾氣,兩個人也極為談得來。

故此鄭珣瑜聽罷便笑道:“大帥是想聽假話還是真話?”

“假話如何?真話又如何……”

“假話是胸有大志,腹有良謀;真話是好高騖遠,誇誇其談。”說完鄭判官似笑非笑的搖了搖頭,接著道:“一點兒也不類其父。”

“嗯,的確不太像”段秀實了點頭,旋即長嘆了一聲道:“倒像是我的一位故人。”

“不知您說的是……”鄭珣瑜疑惑地問道。

“高仙芝。”

聽到這個名字,鄭珣瑜愣了愣,隨即神色凝肅下來:“大帥,您可千萬別跟我說郭十將和高將軍長得很像。”

“當然不是長得像,而是性格上像,一樣的鋒芒畢露,目中無人,視天下英雄如無物。”

說到這裡,段秀實忽然笑了笑:“只希望,他不要重蹈高仙芝的覆轍。”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