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玼回來的時候,郭映這邊已經打掃完戰場了,他正在給幾個受了傷計程車兵敷金槍刀劍藥。
這是太常寺下太醫調配的良方,治外傷止血很有效果,由州縣供給,每個士兵身上都有帶,在戰場上受了輕傷一般敷一貼、再撕下衣物包紮一下緩幾天就沒事了。
話說回來,大唐對於傷兵、病患的關懷還是挺周到的,不但配給每個士兵四五十貼藥,還對傷病士卒的醫療和安養條件做了明文的規定,若是有傷病士卒沒有得到及時醫治的話,其直屬的軍事主官和軍醫都會被問罪。
郭映猜測或許這也是唐軍早期在戰場上所向披靡的原因之一。
“將軍,職部幸不辱命。”
郝玼面上喜色難掩,看見郭映轉身,立刻上前行禮。
當然了,看他王有勝一般的表情,肯定有邀功的成分在內,畢竟剛才的那一戰,他居功甚偉。
不過郭映對此倒沒什麼異議,立功討賞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兒,你不可能指望每個武人都像段秀實一樣無慾無求,深明大義。
“此役,郝副將你為頭功,等回到連雲堡,我就給你表功。”
郝玼聽了,心頭暗暗歡喜,嘴上則謙虛道:“豈敢豈敢,將軍您陣斬敵將,才是頭功,我不過是附於驥尾,僥倖立了一點微末之功,只求將軍能讓我從繳獲的那匹裡挑一匹好馬。
我胯下那匹老馬,前前後後跟隨我征戰數年,早就一身的傷病,不堪一用了。”
“唔,許你挑一匹!”
郭映略一思索後便答應了。
按制,這當然是不允許的,像是戰馬、甲冑這些貴重些的軍資一般都是歸公,然後再折算成錢帛賞賜一部分下去,記功酬勳。
但發生在眼前的這場戰事並非是大軍作戰,也沒有虞候跟著,郭映讓為將的郝玼挑一匹馬也沒誰能說出個不字來。
人嘛,要學會變通。
大不了報功的時候,多報斬獲,少報繳獲,這樣也能讓手底下士卒多落點實惠,至於那如白丁一樣,不分勳田、還要納課、上番的勳官,誰特麼稀罕。
“多謝將軍體恤。”
郝玼拱手謝恩,眉開眼笑。
“你那邊斬獲如何?”
“職部一路追到彈箏峽口,怕有埋伏便叫停了麾下士卒貿然追擊,不過還是有泰半的吐蕃僕從軍做了兵士們的刀下亡魂,約摸有個六十級的樣子。
至於繳獲麼,不好估算,但職部讓人收攏了三十多匹完好的戰馬,怎麼說也是所獲頗豐了。”
這倒也是,回紇賣給大唐的病弱之馬都值四十匹絹了,更何況這些膘肥體壯的河曲馬了,真要是送到長安城,不愁賣不出好價錢。
當然了,大唐非花大價錢從回紇市馬是有政治因素在的。
當年朝廷為了讓回紇軍協助唐軍收復被史朝義佔領的洛陽城,唐朝一方就與回紇約定,今後每年向回紇購買數萬至十萬匹馬,每匹馬支付絹四十匹,病弱之馬照價支付。
這就是唐與回紇之間的“絹馬貿易”。
這項所謂的絹馬貿易,讓代宗以後的歷屆朝廷揹負了沉重的經濟負擔和鉅額的財政赤字,回紇幾乎是用傾銷的手段,每年都向唐朝輸送大量劣馬,而唐朝輸入回紇的絲絹始終不抵那些劣馬的價錢,只好一再拖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