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由於絕大多數精靈都傾向於在生活中保持小體型,所以位於各個生態星區地表的大小精靈據點,也對此間諸事做出了相應的規則變更。
像是大多數都市複合體,此時已不再堅持於城中必須使用公共交通設施的限制,而開始有條件放開私有車輛與飛行器的自由入城。
至於當中所存在的限制,則大多針對那些動輒以百數十米,甚至數百米計量的所謂‘城市飛行器’;
因為它們不但會對城區交通造成莫大壓力,且於意外中所能造成的破壞往往也會十分巨大,所以這類比之小飛船也無甚差別的傢伙,時值此刻也依舊處於被禁止入城的行列。
普遍來說,限長70米以內、限高30米以下、限寬30米之內的非攻擊性交通載具,無論其內是擁擠的塞著名精靈‘非束縛體’,還是搭乘著如巨牙他們般的‘自我受縛者’、及其餘貨物,都會歸屬於新規則中被允許自由入城的行列;
而超出這個限度的,同樣無論其內搭乘者是‘非束縛體’、還是‘受縛體’,則都會被列為禁止入城的行列。
此外,由於當軀體於二態性術式束縛中被縮小後,反應速度等等資料也會隨之出現相應的大幅度衰減;
與此同時,同等狀況下能感受到的速度反饋也會更為強烈,而喜好刺激的精靈們則很容易在這種體感刺激中惹禍.....
所以除了對大小規格做出了限制外,各個都市還對入城交通工具的行進間最高速度做出了規定,像城市郊區、浮島間隔區、浮島內城區等都有著各自不同的速度限制,以避免新時期下某些意外狀況的發生。
但無論做出再怎麼詳盡的規定,卻總有些個體會於有意無意間成為規則的破壞者,進而又由此引發種種不同程度的惡性結果.....
如此刻,16內的某座浮島城區中就有艘單座飛行器風馳電掣,透過頂部透明艙罩能清晰看到其內駕駛員,那是名束縛體型至5米的雄性精靈。
這其實也是種必然,該飛行器大小款式明顯為百多年前流行的模樣,根本不可能供當今的精靈以正常體型去駕駛。
於現下,高聳著的樓宇正向著飛行器後方高速退行,內里名叫埃爾文森的精靈卻還在一個勁兒的加速,座下飛行器明顯處於越來越快的狀態。
只片刻後它不但超過了城區限速,甚至還在樓宇間隙中達到了破開音障的程度,並還在身後的陣陣音浪中持續加速前行。
又是幾個眨眼的功夫,飛行速度已超出了他此刻的反應力控制極限,在為感官帶來極致體驗之同時、也到了某種失控的邊緣;
及至經過一個拐彎時,斜對向竄出的另一架飛行器便超出了埃爾文森的應變能力,並釀成了場看上去極為慘烈的交通事故。
~~~~~~
‘轟!’劇烈的爆炸聲勐地響起,並於整座浮島城區內裡迴響不斷,及至邊緣處才被相應的陣列所消泯。
焰火與碎片只是當下短暫的主角,因為就在爆炸所發生的幾乎同一時刻,就有兩名約莫60米高的超重型精靈,自升騰的焰火與飛射的碎片中露出身形。
他們各自朝一個方向重重砸落而去,在撞到兩側樓宇所形成的壁壘後又被彈向另一面,最終才朝著那有如深淵似的縫隙底部掉落。
由於符文陣列的應急啟動,周遭樓宇實則並未於爆炸撞擊等等中遭到破壞,而驟然恢復原本體型之當事者們亦未受到太大的傷害。
但車禍發生的畢竟太過突然,倆者從5米至60米體型間的變幻也過於迅勐,這就使周邊從其餘不同方向分別抵至的數架飛行器,於該過程中未能有足夠時間去進行規避;
於是理所當然的,剛好處於相應高度的它們紛紛被事故所波及,或因躲避不及而直接撞向了前兩者的身體,或是在規避中一頭鑲往了樓宇巨壁;
緊接著又是八聲轟鳴接連響徹,隨即便又有8名精靈在應激中恢復了體型,並一個個掉落至間隙底部摔作一團。
好在他們的體質足夠強悍,也好在束縛陣列本就有著應激恢復體型的設定,所以這當中並未有重傷者、甚至危及生命者出現。
受傷最重的其實還是最初那倆位,畢竟他們當時所面對的撞擊最快也最兇狠,兩架飛行器也於此般衝撞中化為了碎屑殘渣,而不像其餘後來者的座駕般至少還能看出個大概模樣。
不過即便如此傷口也依舊是有限的,甚至就連這有限的傷口也只停留在身體上不過一瞬,其後便在呼吸功夫內癒合著徹底消失....
由此可見,國度內只有與動植物、魔獸魔植、及外族相關的醫者職業,其實是相當合理且能夠被理解的一種狀況,因為治療精靈的醫者實在沒前途可言。
~~~~~
對醫者有無前途的討論先放到一邊,將視線再次挪回至連環事故發生的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