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體上來說,設計圖上的船隻倉儲系統被分為幾個大的方面,分別為‘彈儲,、‘能儲,、‘水儲,等。
在‘彈儲,方面.....
在船甲板上方,計劃中將塞進去四十門420主炮、百多門30·60對空對海副炮;
而在水線之下,雖然此前的方案於涅斯塔這裡出現了異議,但即便不會達到二百多門的程度,也會保有起碼的對水底攻擊手段。
所以綜合來看,這艘船的投射能力還是高到出奇。
但如果想要將這種投射能力有效的利用起來,那對應的大小彈丸儲備數量便不容小覷。
這一點,於圖紙上同樣得到了體現...
在每門炮的反應倉之下,都設定了與全自動裝填系統緊密結合的備彈室;
一枚枚重彈、或穿甲彈被分成相鄰的兩個部分,固定在像極了工廠中流水線、又形似於彈鏈的藤蔓環鎖裝置上,並跟隨中樞的指令完成裝填。
除了這些與反應倉比鄰而建的備彈室之外,船底還有佔據了很多水密艙的儲彈庫,其內部的金屬彈丸在肩負著‘壓艙,任務的同時,亦透過類似傳送帶一樣的結構、與上方備彈室相連。
由於,現在使用的大炮所投射的都是沒有‘裝藥,的金屬疙瘩,在殺傷模式受到了限制的同時,卻也有著儲備時不需要考慮殉爆之類危險的好處;
因此,在密度、空間佈置等方面的設計,就是怎麼方便怎麼來、怎麼儲量大怎麼來,再加上艦船本身所擁有的龐大內部容積,彈丸儲備這一塊兒是相當的無虞。
然後是能儲....
對於組合成船的這一連串‘半術法構件,,涅斯塔在諸多‘滿意,之中卻又一處‘不滿意,,便是其對‘養分,的高度依賴。
‘養分,還不能簡單的等同於‘燃料,,前世也沒有哪艘船會因為沒有燃料,而被削去幾乎九成裝甲防護能力,也沒聽說過因為沒有燃料而不能開炮的。
但對於此世、對於這些陸續出現的半術法裝備而言,‘養分,確實會由外至內的影響所有功能,圖紙上這艘船亦如是、‘低能濃縮液,儲備堪稱是它的生命線。
也因此,涅斯塔在圖紙上看到了位於船底上方,那從船首至船尾佔據了數百艙室的‘養分池,,以及從艙壁密密麻麻延伸而出的須狀根系。
據船牙介紹說,艦船養分總儲量最高可達1.5萬噸;
其看似很多,但假若綜合艦船各狀態下的養分消耗來衡量的話,或許就會覺得這只是起碼的必要。
首先,因為艦船實乃活體,其光是維持自身活性便需要養分,因此即便靜止時也會產生消耗。
於最節能的半休眠狀態時,由於船體本身的巨大、且內部術法植物的數量眾多,艦船已經不具備像是30突擊炮、亦或者風刃突擊槍那般,只靠自身內能便可維持的能力,而為了保有術法植物的生機,艦船就需要以0.5噸/燈時的速度消耗養分。
….
假若不考慮任何其它因素,那1萬五千噸養分濃縮液便可以換來30000燈時、625天、1.3年的半休眠狀態期;
當然,若是艦船停泊於港口,那就可以透過轉換為根系扎地模式,來避免這部分濃縮液的‘無端,消耗。
此外,其餘小型武器在‘半休眠態,與‘工作態,之間轉換的十分順滑,但當體量放大至如此龐然大物時,便需要經過相當長時間的等待;
也因此,一種隨時能夠開啟其餘功能的‘啟用態,便成為了必要,當該船出於這種狀態時,即便不啟用任何區域圖騰效果,也會被動的按照1.1噸/dh的速度消耗養分;
大致換算後就
可以得出,1萬5千噸養分濃縮液可以支撐該船0.59年的啟用狀態,但這個消耗在位於港口時同樣可以透過根系扎地來避免。
其次,是航行之時的消耗;
在不考慮除航行之外任何狀況的情況下,艦船保持最高航速(40k燈時)的代價預期會在1.2噸/dh左右;
在加算啟用態耗能進行合算之下,便知此時該船能航行6500燈時,總航程約在26.1萬公里左右。
假若換成巡航速度(32kdh),那便可以按照0.4噸/dh的動力系統消耗,加啟用態的1.1噸/dh消耗,計算出可航行時間10000dh、共計32萬公里。
航行中所消耗的養分,大多數都被用在了啟動、並維持鍋爐與蒸汽機相關圖騰的運轉之上,另有一部分消耗則產生於動力傳遞、遠端控制等地方;
在各個小圖騰積少成多之下,累積成為並不算小少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