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船隊中本有流落中土的扶桑人,他待之不薄,其實早已精通了扶桑話。他聽見幾人對話,那個小泉大臣很是不懷好意,鳩山大臣貌似想學點農事。
不過,這些大臣大都面色青黃,身材矮小,想來伙食也不太妙。食俸祿的重臣尚且如此,下面百姓過得如何,那就可想而知。
這個女王聽來倒無惡意,殊為難得啊,教他們稼穡之術,找兩個專精農事的船員倒也方便。這次颶風蛟龍為害,大多船隻損毀失蹤,船員也多半凶多吉少,莫說神仙丹藥、長生之術,就是師兄徐鳳說的玉石蹤跡也無著落,回去如何給皇帝和鬼谷子師父交代啊?
徐福一念至此,眉頭緊皺,心中暗歎:且走一步看一步吧。
一個乾淨的宮中門吏帶他出了王宮。徐福心情略微放鬆,回到館驛。那人安排的甚是妥帖,館驛的主事人很是奉承這個門吏,當然也對徐福很是恭敬。
房間裡面居然還有個溫泉湯浴池,這一路風塵僕僕,周身汙穢,自不待說,船上一向是淡水珍貴,何曾奢望如此放肆的洗浴啊。
看著溫泉湯水氤氳,徐福立時就渾身奇癢難當。這貧瘠海島,萬般不如意,只這湯浴倒是真不錯啊。
徐福謝過門吏,準備暢快沐浴一番,不想這門吏竟說女王有命,讓他親自服侍徐福沐浴。徐福尷尬謝絕,說還是自便為宜。
那門吏撲通跪倒在地,磕頭如搗蒜,哀告道:“我王吩咐小人伺候沐浴,如違王命,我命休矣!將軍不必介意,我不是完人,兩廂無礙。”
徐福無奈,只得從命。他初時尚且有羞怯之意,不想這門吏極為溫柔細膩,非比尋常,應該是精於侍候人沐浴,不經意中,竟然洗了一個時辰,真是平生最享受的一次洗浴了。
那門吏直到徐福出湯擦身換了新衣,方才回去覆命。
徐福心說:這女王也忒熱情了,給了湯池,還讓人伺候,難道是怕我是妖孽,入水顯形?不過,總是好意居多,這溫泉池真是絕妙之地啊!
他哪裡知道,這是女王的貼身侍從,其實就是“驗貨人”,手裡常帶根皮尺。
翌日,徐福日中才起,居然無人打攪,這一夜酣眠,比在家中睡得還香,真是多年不遇。起身之後,他跟昨天那個門吏一起進宮面見女王。
徐福對女王深深一揖,措辭謝道:一則感謝女王賜以清水乾糧,有再生之德;二則感謝女王盛情款待,以解飢寒之危;三則館驛溫泉湯浴極妙,以致今早多睡而失禮;四則盛讚女王才貌雙全,德配天地;五則又說一眾大臣,胸襟磊落,仁義多禮。
另外,他已找了十個熟稔農事的手下可以傳授稼穡之術,一定會互有長進,令五穀大豐!
這一番吹捧,是徐福昨晚沐浴時思慮良久,腹稿初成。在此處寄人籬下,短時間看來難以迴轉,在此逆境,一面要吹捧這個女王,讓她繼續接濟他們;另一面,有大臣已經心懷不軌,要儘量打消他們疑慮,爭取這幫地頭蛇的支援啊。
徐福話音剛落,鳩山大臣接話道:“徐將軍不愧是大國重臣,雖臨小難,然而禮儀之教不忘,感恩之心常有,讓人敬佩!我王寬宏大量,仁愛眾生,更是輝耀日月!”
徐福心說:我就是客氣一下,你這輝耀日月有點誇張了吧,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我們海邊漁民,遇到落難的船隻,誰人不救啊?
女王一臉春風,看樣子也是沐浴溫泉湯浴,面板白裡透紅,熒熒發光,又聽完一個朝內重臣和一個世外美男的讚美,心花怒放,一時更增豔色。
徐福望著面前那個出浴的美人,忽然有些痴迷之狀。女王忽然也望向他,兩人四目相對,慌忙錯開了……
小泉一臉慍色,沉聲道:“陛下,前日你說,小魚蝦讓番邦外臣們隨意取用,今日一早,那些兵卒拿了幾十筐,我扶桑雖不貧瘠,也還未富足至此,望陛下哀憐我邦百姓!”
女王正在回想昨日,那個貼身門吏所說徐君如何寬衣,如何沐浴,如何身材,滿心旖旎,今日又得徐君稱讚,怎不令人心曠神怡?
小泉這一詰問,女王如夢初醒,顫聲道:“小泉君,我輩祖上皆是漁人,如何見船隻落難而不救?如何遇人將死而不給魚麥?
“有詩人曾說:我知道這世界,如露水般短暫,然而,然而……我從前不知那‘然而’後面是什麼,現在我知道了,然而我們還是應該做那些對的事情,幫助那些善良的人,找到對的人去相守。
“記得我小時候在宮中,看見那梨花紛紛落下,不禁落淚,父皇哄我許久,我還是傷心不已,你在旁邊說,明年還會開的,我才慢慢不哭了。
“後來我長大了,站在梨花樹下,花兒還是紛紛落下,有時忍不住還是要落淚,因為我知道,這些落下的都已不是我當年的那些花瓣……”
女王說到動情處,眼眶紅了,幾欲落淚。
徐福在旁,痴痴地說:“是啊,那些都已不是當年的花瓣,我們也再不會是從前的我們!一切都會過去……”女王淚眼朦朧,望向徐福,竟不再避諱。
小泉還是不解風情,繼續說道:“我王慈悲,相助當然可以,也得量力而行啊!何況,近來我們海貨(海盜貨物)已經少了許多。”
女王拔下一隻金簪,緩緩道:“來呀,把這隻簪子拿去幫他們換些食物吧!”眾臣皆伏地稱頌:“我王仁慈,大德播於四島萬民!”
徐福又是深深一揖,心說:這便如何是好?女王拿了金簪給我們換食物,這實為不妥,他們臣民不得恨死我們啊。
徐福朗聲道:“我王慈悲,大仁大義,徐福何德何能,敢受此金簪?我輩雖至困厄之境,然比之海上百丈巨浪,數十丈蛟龍,眾神已眷顧。
“我大秦皇帝及女王之德亦護佑,幸而得存至此,已是百死之身,何懼於飢寒?何況我男兒有刀劍可漁獵,女兒可採摘山果,豈能坐此白臉吃喝,使得貴國百姓受困,我等於心何忍?”
女王垂淚道:“徐君且住,一金簪能值什麼,諸君海上遇險,暫且委屈幾日,盤桓幾日,然後再做長久之計,此為權宜之計。
“前日徐君所贈黃金,可換無數飲食,只是君之所贈,我不忍易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