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北燕大軍繼續往東南前進,那麼就將繞過兩界山,他們的目標或許是......
江辰想到這裡,隨之心頭一緊,他似乎終於想到了北燕人的陰謀是什麼,如果一旦被他們得逞的話,那麼後果將不堪設想。
是兗州!
他們的目標是兗州!
按照這支五萬人的大軍在雪原中行軍的速度,那麼三日之後就能兵臨兗州境內的北安城下。
山腳下的北燕大軍依然保持著較為迅速的行軍速度,這些北燕人自小就在酷寒環境中歷練,因此這樣的行軍對於他們來說並不算什麼。
所以說北境的環境是非常磨礪人的,這也可以看成為什麼大乾的軍隊在面對北燕時,往往會落入下風的一大原因。
人的戰鬥意志和麵對惡劣環境時的適應能力,對軍隊的戰力影響很大。
在江辰的視野裡,這支敵國大軍即將要進入前方的大乾境內,而另一股約有兩千餘人的小股部隊,則是往山上這邊靠近中。
北燕人或許壓根就沒有打算強攻望川城,在齊武山遭遇猛烈反擊之後,他們決定另闢蹊徑,直接派一支五萬人的大軍長驅直入,猛攻大乾在邊境的另一個重要州郡——兗州。
可是,按理說冀州戰事吃緊,由兩界山往東的這條狹窄山道,理應被大乾重點防範才是,北燕人難道就有把握輕易透過嗎?
南嶺山道算不上險峻,但位於山谷之間,兩側狹窄,這麼龐大的一支軍隊要想透過,是需要花上不少時間的,可如果有一支軍隊在另一頭扼守險要的話,就能起到一夫當關的效果。
“鎮守南嶺山道的鎮邊軍,應該不會出什麼岔子吧?”
江辰不禁有些擔心起來,儘管他這樣勸解自己,可細想之下還是覺得不能放心,鎮邊軍因為朝廷的內部腐朽,早已經沒有多少戰鬥力。
這支邊軍武備廢弛,亂象叢生,近年來吃空餉,佔良田......各種斑斑劣跡早已惹得朝廷上下極為不滿,可即便如此又不得不用他們,對此也是沒有什麼改善的好辦法。
江辰現在必須開始行動了,但他不是要回望川城,而是準備動身趕往兗州的北安城。
他嚴重懷疑北燕人之所以敢這樣行軍,就說明他們獲取到了準確情報,在南嶺山道他們不會遭遇激烈的抵抗,之所以導致這樣的狀況發生,很有可能就是鎮邊軍中有人私通外敵!
南嶺山道不設防,北燕大軍可直逼北安城下!
事不宜遲,江辰以最快速度下山,他要騎馬趕超北燕人,提前去北安城告知這個緊急軍情。
此時夜幕漸深,灰濛濛的天地間開始飄起了手掌般大小的雪花,現在正是北境最寒冷的時候,頻繁的下雪會讓這裡的環境變得更加惡劣。
江辰快馬加鞭,直奔北安城而去,他發現那分開行動的兩千餘人,目的是為了佔住兩界山,這樣他們就能順利控制這個兩國邊境相鄰的險要據點。
北燕的五萬大軍即便行軍速度很快,但他們也不可能快過單槍匹馬全速前進的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