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走在後面。
“先生當心一些,如今世道很亂,過了念平渡口,往逸州走,山路很多,小人常在江上跑,常聽船上客人說,那邊賊匪也是不少。”
“多謝船家。”
“客官慢走。”
船家從三花娘娘手中接過船錢。
道人也下了船。
念平渡口是一片淺灘,滿地鵝卵石,空氣中飄蕩著縴夫的吆喝聲,似乎比起當年更沉重了幾分。
“呼……”
道人撥出一口氣。
不知不覺,空氣中已多了明顯的暖意,四周山林中也是春意漸濃,就連腳下淺灘石子之中都有青草冒出頭來。
水路固然比陸路來得舒服,是這年頭長途旅行的最好交通方式,可逆水行舟也不見得比陸路走得快,三次中轉下來,幾千裡的水路,除了第一次順著玉曲河而下是順水以外,都是逆流而上,加上中間找船等船的時間,算算竟也花了一個多月。
已經是陽春三月了。
道人回過頭來,三花娘娘與小江寒站在岸邊,小江寒努力站直,三花娘娘又拿起了小竹杖,貼在她背後,要看看她站直後有沒有那麼高。
燕子飛在旁邊,懸停盯著看。
道人也走過去看。
不出意外,站直後的小江寒的身高不僅達到了小竹竿上道人劃線的刻度,甚至因為這一個多月的良好伙食,還超出了一小截。
只超出了很小的一小截。
可千萬別小看這一點。
三花娘娘第一次在長京小樓木牆上劃下刻度,遊歷幾年歸來,第二次再劃刻度,也就比這一小截多一點點罷了。
“……”
宋遊明顯看見三花娘娘睜大了眼睛,露出不敢置信的神色,連忙低頭仔細看,看小江寒有沒有站在平地,自己的竹杖有沒有拄在坑裡,甚至檢查了下小江寒有沒有踮腳,如是重複量了好幾次。
直到確認小江寒確實長了這麼多。
僅僅一個多月的時間。
“轟!”
三花娘娘腦中一聲悶響,愣在當場。
“小孩子就是這樣的,剛開始會長得很快,一段時間就一個樣。”宋遊終究是於心不忍,開口對她說,“等以後就會長得很慢了。”
“真的?”
“不敢欺瞞三花娘娘。”
“什麼時候會長得很慢?”
“……”
“什麼時候會長得很慢?”
“長得和大人差不多高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