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按著先生所說,燕安出路川城沿著官道往南,數了十六個土堠,確實有條小路,草林很深,差點找不到,一直通往深山。”燕子站在樹枝上低頭說道,“為了以防找錯,燕安還順著小路往上飛,看見有行人,便停下來問了問路,果然可以通往壩樹。只不過這條小路一路往上也有很多岔路,通往不同的寨子和山頭。”
“真是細心。”
道人聽完笑著說了句。
“真是細心~”
女童忙著燒火,也跟著誇了一句。
“還有一點。”
“什麼?”
“我們現在雖然不在路川南邊的那條官道上,但其實離得不遠。我飛高了才發現,我們走的這條河邊小路離官道、還有先生叫我去找的那條通往山上的小路都沒有多遠。若是不去路川,可以找條小路插過去,最多三十里,至少省一天半的行程。若還是去路川,就依然走這裡,這條河邊小路比官道更近,到時候休息夠了,離開路川,再走官道就好。”
有燕子果然要方便太多了。
真是盡職盡責啊……
宋遊如是想著,陷入了思索。
“既然如此,就不去路川了,等從山上下來再去拜訪這座小城吧。沒有多久都要開春了,早點去山上為好。”
“知道了。”
吃完午飯,便繼續出發。
燕子飛在前邊,十分活潑,時左時右時高時低,一直離路不遠,若是有容易找錯的岔路,他就會降低高度,懸停下來等待。
在他的指引下,道人帶著一貓一馬,走過田埂小徑,走過村中小路,路過幾間山廟,翻過幾座小山,終於走上官道,隨即繼續往南,找到那條通往大山上的小路——
小路距離土堠有一些距離,燕子在路口堆了一堆石頭,作為記號,免得記錯。
宋遊撥開草林,一路往上。
山間小路,一人行走略微有些冗餘,馬兒則是堪堪可以通行,因為草林太密,經常被草葉以及從旁邊探出來的樹枝與竹枝掛到身上,中間又常有幾條岔路不知通往哪裡,行走起來很艱難。
慢慢往上,竟然聽到了人聲。
“這條路是越來越難走了,依我看過些年啊,要是沒有人上山,山上的人多半都不會輕易下來了。”
“天下太平的時候山上的人肯定是要下山的,再不濟買賣還是要做的,紅米還是要上貢的,不過我聽隱居在山上的高人們說,這世道眼見得一天比一天更亂,妖魔邪祟頻出,就是亂世的徵兆,前些年逸州才有人反了,恐怕也安生不了多少年了。要是山下打起仗來,山上的人肯定會想辦法將路給封了,就此躲在這深山之上,好比世外桃源一般。”
“難怪那麼多隱士都往山上跑。”
“好像有人來了……”
道人擠過草林,發出悉悉索索聲,馬兒踏著小土路,鈴鐺偶爾晃盪著響。
走過一片林子,便見到了路邊的人。
路邊一片空地,總共五個人。
一名衣著考究的中年人,體態虛胖,腰間卻也配了一柄長劍,一名微微弓著腰的老者,看起來頗有種賬房先生的感覺,三名年輕人,都穿著簡樸的衣裳揹著大背篼,有人手上提著有柴刀,都站在路旁歇息。
宋遊看見他們的同時,他們也看見了宋遊。
中年人與老者對視一眼,有些疑惑,卻也有些新奇,同時放下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