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
“若是三花娘娘將自己從嵐安出海,一路所見所聞,無論是釣魚也好,鯨躍也罷,亦或是沿途風景,再到後來的夜叉國、群獸國、小人國還有後邊亂七八糟的諸多海上國度全部記下來,把它們穿成了串,既是這個世上無人走過的一條路,便也定是這個世上無人寫過的一部書。”
“唔……”
“三花娘娘覺得我說得如何?”宋遊依然頭也沒回的問道。
“三花娘娘覺得你說得對!”小女童也老老實實的答。
“那麼三花娘孃的大作寫了多少了呢?寫到哪裡來了呢?”宋遊看著書問道。
“不給告訴!”
“三花娘娘不肯解一解我的好奇嗎?”
“翻篇了……”
“唉……”
貓兒長大了啊。
宋遊再伸手翻篇。
“譁……”
這一篇算是這部書中難得的長故事了,講的正是葉新榮曾祖父海上流落夜叉島的故事。
從葉家先祖出海,如何出事,流落夜叉島,又如何與母夜叉相處,誕生感情,如何教會夜叉島上夜叉生火烤肉,如何趁機逃出夜叉島,還有子嗣從軍後官至將軍,再到後來被官府猜忌罷官,從而沒落,都寫得清楚。
宋遊與女童都看得格外認真。
書中所述的故事比當時葉新榮親口講的還要詳細許多,也真如葉新榮說的一樣,流傳於世的故事,比他自己講得還要好些。
只是葉新榮講的貴在真實,多了許多運氣成分少了許多個人智勇,自然也少了不少跌宕起伏、引人入勝的情節。相比起來,流傳於世和記入書中的版本無疑是人們更喜歡聽、更喜歡看的故事。
兩相比對,也是妙趣。
只是窗外透進來的光越發暗了。
紙上墨跡溶入昏暗的房間,越發看不清楚,反倒是宋遊的肚子響了起來。
“咕嚕嚕……”
“咕咕咕……”
前面幾聲是肚子叫。
後面幾聲是學人精叫。
宋遊朝左後方轉頭,女童亦是朝右前方轉頭,兩人目光對視。
“吃飯吧。”
宋遊合上書,站了起來。
“吃飯吧……”
女童一轉身炸開黑煙,變回貓兒,依舊仰頭盯著他:“這裡耗子好多!”
“先嚐嘗當地有什麼吃的吧。”
“好的……”
一人一貓推門出去。
這個車馬店只提供住宿、駐馬和貨物暫存,馬兒倒有糧草,人吃飯只有蒸餅饅頭與米湯,所幸過橋便有一間吃飯的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