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三花貓興致勃勃,跟著他出去閒逛。
燕子也得以解脫。
“叮叮叮……”
鈴鐺聲不知從哪方傳來。
道人和女童帶著棗紅馬沿街行走。
玉城的特產不少,最大的特產便是各種寶玉,又以碧玉最出名,來往商人中,除了香料以外,也有很多商人是奔著西域的玉石來的,然後經沙都外面一座關隘進入大晏,甚至這座關隘都因此得名。
此外玉城的葡萄也是遠近聞名,宋遊已經見識過了,毛毯布墊亦是有口皆碑,無論什麼商鋪,地上鋪的就是。
除了玉石以外,宋遊都想買點。
葡萄看似不好儲存,其實當地自有辦法。
最常見的便是曬製成葡萄乾,這種辦法在當地幾乎不費任何力氣——玉城陽光本來就好,白天大多都是烈日,又常有穿城而過的風,只需任由那些吃不完的葡萄掛在葡萄架上,自然就會被曬成幹,一串一串的,據說比摘下來曬的品質還要好些。
此外還有另一種秘法。
這種秘法宋遊在長京也見識過。
便是用沙土將葡萄包起來,並不是毫無講究的隨意包裹,也不知有沒有特殊手法,包裹完成後沙土中會是空的,葡萄便在裡面存放,要吃的時候只需用磚石將外面堅硬的沙土殼砸開,裡頭的葡萄就會是新鮮的,據說可以儲存半年。
宋遊買了一些葡萄乾,也買了幾包沙土包裹的葡萄,還順便看了看當地匠人用沙土封藏葡萄的手法,多少算是長了見識。
蜜瓜西瓜也得買幾個。
在西域行走,蜜瓜西瓜是絕佳的補充糖分和水分的東西,蜜瓜相對來說擁有更多的糖分,必要情況下甚至可以只吃蜜瓜,西瓜相反,則是擁有大量不易壞不易變味的水分,比水囊更好用。
不過現在正是瓜熟之時,這邊不幹旱,滿地都是瓜,哪怕無人之地也常有野生的,倒也不用買太多。
再往前走,又是賣毛氈布毯的。
主要是羊毛製品。
質量自然是上乘,不過樣式也很豐富,上面的圖案便是這個年頭玉城文化、審美和藝術的凝結。若要留一樣東西作為紀念,說明道人一行曾於這個年代來過這裡,沒有比它更為合適的了。
不過還是得和家裡的頂樑柱商量。
宋遊低頭對自家童兒說:“三花娘娘,我們買一張布墊吧。”
“布墊?”
“小的布毯。”
“布毯?”
“差不多……”
“我們有毛氈,還有毛毯,都是俞知州送的,現在還沒壞呢。”三花娘娘想了想,語氣老成,“又買一個太浪費了。”
“我們可以買一張這麼大的!”
宋遊用雙手比劃了一個大約蒲團大小的距離,還是用商量的語氣:“有時候地上冰涼,想坐的時候,拿一整張毛氈出來有些不值當,若是有這麼一張小一些的布毯布墊就方便多了。而且它既可以給我當蒲團用,也可以用來當三花娘娘變成貓兒時候的墊子,睡覺會舒服很多。”
“唔……”
挎著褡褳的小女童有些被說動。
“而且它們很漂亮,和大晏買到的布墊布毯不一樣,過了這裡就再也買不到了。”宋遊趁熱打鐵,看著她的表情,覺得可愛極了,“我們會一路將它帶回陰陽山伏龍觀,很多年後,我們看著它,就會想起這裡,別人看到它,也會知道我們曾來過這裡。”
“多少錢?”
“比羊毛做的便宜很多。”
“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