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
“你知道了也找不到他的!在越州沒有妖怪也沒有人能找到他,天上的神仙也找不到他!”
“不會說是足下提醒的。”
宋遊說完便不再理會猴子,徑直轉身離開了這裡。
猴子坐在樹枝上,愣愣盯著他。
忽然又聽見頭頂有些聲響。
慌忙之間,將頭抬起一看,才見一隻燕子從樹梢最頂上飛起。
猴子不禁又愣了一下——
自己剛剛還往上面爬,覺得爬得高些,拉開距離,就會安全一些,卻未曾想到,那隻燕子就在自己頭頂站著。
猴子不禁後怕不已。
……
與此同時,山下草甸,移民夜宿之地,忽然響起一陣嘹亮的嬰兒啼哭聲。
“哇……”
這聲音實在嘹亮,驚擾夜空寂靜。
人很難忽略幼兒的啼哭聲,再加上今夜許多人都睡不踏實,一時紛紛被驚醒。醒的人多了,聲音一嘈雜,動作一混亂,便吵醒了更多人。
“誰家娃兒在哭?”
“哭得這麼慘?”
“好像是從那邊傳來的。”
眾人循著聲音,看向一個方向。
只看過去,便覺一陣警惕。
“那邊?那不是林子邊上嗎?哪有人在那邊歇息的?”
“那邊火都沒有點!黑漆漆的!”
“莫不是妖怪?聽說妖怪最喜歡學小崽兒哭,把人騙過去吃!”
“也怕是哪個殺千刀的,帶著娃兒的,走到這裡嫌娃兒麻煩,就把娃兒丟了!”
“問問差爺……”
妖魔邪鬼在路邊河邊誘人而食,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模仿嬰兒啼哭,其次才是扮作少女美婦,各州各地都常有此類傳說。
只是妖魔邪鬼們仍然不改。
不是別的,就是好用。
若是扮作少女美婦,便總有色慾攻心之人,明知那可能是妖鬼,卻也顧不得其他,落入陷阱,以為能牡丹花下死,其實一口就被吞了。若是模仿嬰兒啼哭之聲,便總有心善心軟者,尤其是老人,明知可能是妖鬼作祟,卻也擔心萬一是真的嬰兒,於是冒險去看。
人是群居動物,天生喜歡照顧幼崽。
今夜也是如此。
只是今夜人多,又有官差隨行,人們來之前就知道越州人少妖邪多,又被官府叮囑過如何應對妖邪,多一些警惕與準備,便糾結了幾名帶著長刀的官差與幾名青壯,以一名官吏帶著,幾名見多識廣的老者隨行,慢慢朝那裡靠近。
月色下一切都很朦朧。
聲音倒是越來越近,越來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