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方土!”
“為什麼今天我誇三花娘娘聰慧,三花娘娘沒有說‘對的’了呢?”
“本身就聰慧……”
貓兒很隨意的坐了下來,抬起爪子舔著。
就在這時,外頭有人來。
是崔南溪與國子監的官員,親自為他送來了第一部《蔡醫經》。
這是當世第一部印好的醫經。
宋遊拿在手上,看了又看,貓兒也湊近來看,只是就不知她能不能看得懂了。
不過或許也無所謂。
因為宋遊也不太能看得懂。
最多看看它與原稿有沒有區別。
“蔡神醫在鬼城聽說醫經順利問世,一定會很開心吧?”宋遊扭頭對貓兒說。
“三花娘娘不知道!”
“你倒老實。”
“對的!”
“這一本我們就留著了,帶回道觀,若今後儲存得當,到幾百上千年後,或許還能震驚後人。”宋遊篷的一聲將之合上,“今日除夕,請三花娘娘去將燕子叫下來,我們先出去逛逛,買些肉菜,回來包餃子。”
話音剛落,外頭就有燕子飛了進來。
“篷……”
燕子化作人形,老實站著。
“餃子是什麼?”
三花貓則好奇的盯著道人。
“等會兒就知道了。”
這年頭已經有了餃子的早期形式,只是不叫餃子,也沒有過年吃餃子的習俗,無論南北都還沒有。宋遊只是突然想吃。
於是出門,買菜割肉。
寒冬時節沒有多少蔬菜,宋遊沿著街走了一個來回,適宜包餃子又想吃的蔬菜也只見到白菜和木耳兩樣,再割一塊三肥七瘦的二刀肉,請屠戶細細的切做臊子,用樹葉一包,茅草一纏,便提著回來。
幹木耳泡發切碎,白菜也洗淨切碎。
分別加上肉餡,調個味道,便是兩種不同的餃子餡了。
“像是包子!”
三花娘娘站在旁邊,眼睛一眨不眨。
“差別不小。”
宋遊端著肉餡出去,到外面桌案上,燕子早已將桌面擦得乾乾淨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