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知曉那位仙師的本性,知曉那位三花娘孃的本事,他甚至要以為是他們刻意捉弄自己、與自己開玩笑了。
回來走到院中,石板上那位三花娘娘刷洗馬兒留下的水跡未乾,路過時不經意的一瞥,竟見那一灘水漬忽然變得深邃幽藍,深不見底,探頭一看只見裡頭游魚無數、珊瑚成群,巨鯊捕食,是他這輩子也從未見過的深海之景。
文平子險些踩到掉了進去。
穩住身形,再抬頭一看,只見前方一間屋舍靈韻沖天,玄奧無窮,文平子睜大眼睛愣了片刻,如何還想不明白——
這哪裡是先生在午休,分明是在修行悟道,道韻透體而出,自然而然影響天地,這才造就了這般玄妙無窮的變化。
文平子亦是不敢打擾,卻也不願離去,連忙回到堂屋,靜坐等待。
若說藉此感悟個什麼,無人點撥,也是沒有頭緒的,可修道之人本是感悟天地攫取玄妙,只消坐在這裡,便已經感覺受益不淺了。
於是繼續飲水,不敢妄動。
直到杯中蜜水飲盡了,他便知曉,仙師已經醒了過來。
又稍等片刻,聽得屋外傳來腳步聲,他便連忙站了起來,等到宋游來到面前,便連忙行禮。
“宋道友,貧道此次前來,是為道友賀新春與道謝的。”文平子此次面對宋遊,越發的恭敬了,“多虧道友,貧道才能除了那極樂神,也算對得起陽州百姓和國師的交代了。”
“道友有傷在身,怎麼還親自來?”
“傷勢不重,已然好了。”
“還是該多休息才是。”
“只願沒有打擾到道友修行。”
“道友言重了……”
宋遊便請他坐下,熱情與之閒聊。
既聊極樂神,也說朝中事。
既說陽州風景,也談出書渠道。
聽說陽都許多官員都好奇宋遊,向文平子打聽,文平子不敢妄斷,只好來問宋遊。
“在下不過一遊方道人,等開春後天氣暖和一些了,鳥回花開,就要離開,何須在此地多添麻煩。”
“原來如此。”
“道友又有什麼打算呢?”
“貧道漂泊半生,也該安定下來了。陽都繁華,生活悠然,是個養老的好去處,城外天星觀諸位道友熱情好客,一直勸貧道留下來。貧道也在天星觀選了兩個有天賦又機靈的弟子,傳下衣缽。”文平子說道,“大抵今後就留在陽都了。”
“此乃陽都百姓之福。”
宋遊微笑著與他說道,誠心誠意。
聊了許久,又留他吃了頓晚飯,留宿一夜,第二天才將他送出門外。
文平子道謝不已,又有些遲疑。
走到門口,頻頻回頭,糾結許久,這才開口:“還有一事想請問道友……”
“但說無妨。”
“不知國師如今……”
“死了。”
道人的話乾脆平靜。
文平子的眼睛卻是陡然一縮,即使早有猜測,心中也起了驚濤駭浪,但也連忙拱手,告辭離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