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遊停住口中話語,扭頭看向外邊,三花貓感覺疑惑,卻也沒有打擾,只跟著他一同看向外邊。
不斷有聲音傳來——
“得令!”
“領命!”
全都鏗鏘有力,飽含殺氣。
當真是令下山搖動,升帳鬼神驚。
宋遊在後院安靜的聽了很久,這才回過神來,一如往常,繼續與三花貓講述這點石成兵術。
次日清早,陳將軍便完成了出戰前的一系列繁瑣事情,並通報北方其餘四鎮兵馬,接著領大軍出城,轉守為攻。
宋遊自然也隨軍而行。
一場記入史冊的戰爭畫卷,在他面前以很快的速度鋪展開來。
塞北草原絕不是個弱小的對手。
在這個世界與這個時代,北方遊牧民族與中原農耕王朝的矛盾由來已久,幾乎難以化解。北強南弱之時,不管是誰當家,不管北邊草原上馳騁的究竟是哪個部落什麼民族,都必然南下,南強北弱之時,中原王朝才得以安寧,雙方無論是誰,鼎盛時候,軍事實力幾乎都站在當世之巔。
十幾年前的北方大戰,那時的塞北與大晏俱是巔峰,多虧陳子毅,最後以大晏的勝利告終。
如今雙方再度碰面,又怎麼一個慘烈了得。
此時的大晏與塞北皆是兩個龐然大物,塞北漢子天生驍勇,大晏北軍亦是精銳,大軍剛一觸碰,就像兩個兇猛的巨獸轟然撞在一起。
最慘烈之時,僅僅半天時間,草原上就伏屍數萬,這可皆是當世最精銳善戰的軍隊了。
宋游到這時才體會到國師說的——
現實中哪有那麼多的奇謀巧計?即使是奇謀巧計,也說明不了陳子毅的大智。
不知十幾年前的陳子毅又是什麼模樣,然而現如今的陳子毅,卻是已經完全無需奇謀巧計來襯托了。甚至他什麼也不需要做,只站在那裡,那面繡有陳字的大旗在戰陣上一豎起來,敵方便自弱三分,己方又自強三分。原本五百不敵一千,如今便能敵了,原本塞北全民皆兵,大舉南下,那聲勢絕非北方五鎮可以輕易阻擋,如今便能阻擋了。
那面旗子只要立著,就有這個功效。
只要立著,就不斷有人去保著它,讓它倒不下去。
也確實沒有那麼多的奇謀巧計,多的是面對面的衝殺對抗,扯破喉嚨的嘶吼,是大晏武人的血氣,是歷朝以來第一支職業軍隊的戰力,是即使折損近半但建制仍存的可怕凝聚力,也是無數折戟斷劍和倒下的屍首。
要說智慧,皆是大智。
是開朝之時扶陽道人定下的注重民生的基調,是一代代統治者和官吏的精心治理,也是不知多少國民的共同努力,才有本朝的大晏,才有這麼一支披甲率高得可怕的職業軍隊,才有源源不斷的後勤補給,才有身為大晏人的自豪與驕傲。
是陳子毅出世以來未嘗一敗、一刀一槍打出的威勢,是極高的眼見與魄力,是對時機的精準把握,多年戰陣經驗的融合,最純粹的用兵之道。
如此算起來,其實處處皆是大智,只不過這些東西在說出來的時候,往往並不如奇謀巧計來得讓人驚豔罷了。
這是綜合力量的比拼,自然也是集體的大勝。
只是可惜了……
血染千里,伏屍百萬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