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達渡口,這次運氣倒是好,沒有等多久,便等來一艘空船。
撐船的是一名壯年漢子。
宋遊沒有直達鄭溪,而是請船家將自己放在最近的堯州渡口,隨即以步行的方式遊歷堯州,兩名女子也選擇了和他同行。
從這裡順流而下,很快就到了堯州,三人一馬,貓兒不算燕子不乘,攏共也只算幾十文錢。
上岸之後,兩名女子的馬車已在這裡等她們了。
“二位怎知我會在這裡下呢?”
“道長遊歷天下,若非兩岸風景極美,又怎麼會走水路匆匆而過?”晚江姑娘微笑行禮,“猜到道長只會坐船到這裡。”
“猜不到也沒關係,我們不提這一茬,也沒人知道我們猜錯了。”侍女說道。
“有理。”
宋遊笑了笑,邁開腳步。
前面一條小黃土路,剛好能過馬車。
女子進了車廂,只由侍女趕馬,幾乎是緊跟在道人身後,嘴裡說個不停。
只是多數時候道人都不理她。
堯州乃煙瘴瀰漫之地,前方多是山路,山中空幽,霧氣重重,寂靜無人,本該孤寂,可身後時而響起琴聲,如此腳步也輕快了不少。
大約同行一百多里。
前方有了個路口。
三叉路,一左一右,四周長滿了筆直的樹,中間有個茶攤,但無人開門。
燕子飛了過來,落在棗紅馬頭頂上,先扭頭看看道人,又扭頭看看馬車前室的侍女,開口說道:“往左邊走,通往鄭溪,順著隱江。往右邊走我也不知道是哪裡,不過是通往堯州腹地。”
“會飛就是好呀,有個會飛的探路先鋒也挺好。”侍女笑著看向燕子,“燕子,你還有沒有什麼別的兄弟姐妹閒置在家沒有活幹的?我們越州狐族比起你們安清燕子雖然沒落了,我家主人也沒有你們家老燕仙活得久,現在也沒有伱們昌盛,但論傳承,可比安清燕子還久,來替我家主人幹活也不算委屈你們,就算兩族交流了,怎麼樣?”
“……”
燕子看向他,眼睛烏溜溜。
張了張嘴,又不知說什麼,最後還是決定按先生說的,不知道說什麼、不想說話時就不說,於是又把嘴閉上了。
順便把頭一扭,伸進翅膀裡梳理羽毛,也不去看她,一旦不為難自己了,便頓覺一陣爽快。
此時女子已掀開簾帳從馬車裡下來。
“公主被貶於安民,我們要去看望公主,便得在此與道長分別了。”狐妖依舊是國色天香的容貌,不似凡塵,臉上明明平靜如水,可仍舊能從眉目間看出幾分不捨,“同行千里,終須一別,然而此時一別,下次見面,恐怕最快也要在兩三年後的陽都了,實在不捨。”
“多謝足下沿途琴聲相伴。”
“該晚江多謝道長允准同行。”晚江姑娘鄭重回禮,“聽說陽都乃天下第二城,甚至比長京更繁華,便先行一步,在那裡等待道長了。”
“有緣再見。”
這時侍女也從馬車裡拿出一個小玉瓶,大概巴掌那麼大,笑嘻嘻的彎下腰,遞給貓兒:“這瓶子裡裝的是三花娘娘最喜愛的醪糟湯。原本離開長京時裝了一大盆的,如今應該還能倒出十幾碗,已經兌好了糖,也夠三花娘娘喝一個月了。請三花娘娘務必收下。這既是我們給三花娘孃的見面禮,亦是對三花娘娘相伴與可愛的回贈。”
貓兒只仰頭愣愣盯著她。
隨即又一扭頭,看向自家道士。
“太貴重了。”
“那便等到陽都再見後,再將玉瓶還給我們吧。”侍女笑著說,“三花娘娘如此可愛,道長怎麼忍心見到三花娘娘一路沒有糖水喝呢?”
“一路相伴,即使是我們,也對三花娘娘喜愛得很。何況一路上三花娘娘捉兔子也辛苦了。”晚江姑娘也出言道,“若真當做是故人,就請道長不要拒絕我們的好意了。”
貓兒神情嚴肅,坐得端端正正。
一副絕對不受誘惑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