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長怕得不行,親自聯合宋廳長,帶領“壯丁”處理屍體一事。
晚上。
林歌終於抄完了一百遍仙經,如願以償從毛小方那裡拿到了《茅山真經》。
回到屋內,林歌試著按照《茅山真經》開始修煉。
“真經”並非是什麼修仙秘籍,修煉之後就能築基結丹渡劫飛昇啥的。
嚴格來講,《真經》是《秘術》的“框架”,是道術的基礎,更是道術的核心。
用“遊戲”的思維來看,《真經》就是技能樹,而《秘術》就是技能樹上面的每一個技能點。
而林歌先修的《秘術》,再加上他的秘術是殘卷,就相當於東點一個技能點,西點一個技能點,一根枝杈還沒點亮完,又去點其他的枝杈,這也導致靈氣的增長十分緩慢。
“道門”就像一棵巨樹,每一根枝杈,就是一脈分支。
樹枝可以有很多,法術可以有很多,但是支撐這棵樹的樹幹,卻只有一根。
因此林歌與毛小方的支脈雖不同,但《真經》大同小異,修煉了並不會出問題。
修煉了《真經》,林歌再去點亮這根枝杈時,靈氣的增長就會突飛猛進。
【修煉《茅山真經》成功。】
【習得精通“茅山真經·入門”。】
【習得被動“呼吸吐納·靜心凝神(lv1)”:在進行早晚課修煉時,會獲取真經經驗。每提升1級,增加少量靈力,突破一個境界,增加大量靈力。】
【稱號“道士·基礎”→“祭酒羽客”,佩戴該稱號時,使用道門法寶威力+10%,法器、符紙威力+10%,靈力屬性+30。】
“真經”無法透過降妖除魔的經驗提升,只能一步一個腳印的進行早晚課“修煉”。
對一般人來說,修道本身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之事,理應如此。但對輪迴者來說,最欠缺的就是時間,讓輪迴者從“入門”修煉到“大成”,不如搞十萬輪迴點直接兌換來的現實。
不過自己修煉和兌換,本質上還是有很大差距,再加上空間的東西貴的離譜,能不能活到兌換也是問題。
雖然林歌不一定每天能抽兩三個時辰完成早晚課,但修煉了真經,也算正式“入門”了。
再拜個祖師,就算入編。
林歌將《真經》收起,祖師還是回頭有空了閒下來了徹底沒事做了無聊了再拜,反正拜不拜都不來,問題不大。
……
一週的時間一晃而過,在宋子隆的努力下,鎮郊的屍體終於處理完,陵墓也被封了起來。
安全起見,林歌讓宋子隆將屍骨扔進陵墓,然後引爆之前埋下的炸彈,將整個陵墓炸塌毀掉。
畢竟慈禧這麼大牌面,幾十個人殉葬怎麼夠,正好再給她補近萬慘死的屍骨,也算做了件好事。
而劇中從頭到尾都沒一天安寧的甘田鎮,風平浪靜過了一週,沒有案件發生,沒有妖魔鬼怪出沒,連人都沒失蹤一個,這讓林歌有點“慌”,感覺自己恐怕活不過這次輪迴了。
被師父踹了幾腳,林歌反而放寬了心,每天過著修煉,畫符,煉術的寧靜日子。
跟著毛小方修煉,林歌的法術精進了不少,同時也學會了不少新的符紙。
而林歌最關心的“請神符”,按照毛小方的說法,各門各派的請神符雖不一樣,但都有規律可循。
比如道門的請神符,大體框架是以“敕令”為基礎,借玉帝令、借祖師令、借各方大佬令,達到“請神”的效果。在基礎之上,一些細微的變化,便是決定請哪位神的關鍵。
林歌畫的本門請神符,基礎是“敕令”,細節的是三茅真君令,唸的是三茅真經,請的自然是三茅真君。
“三茅”真君有三位,如果不再從細節上進行區分,那麼相當於每次都是從三位當中隨機請一位。
不過林歌兩次都請到同一位,這機率還是蠻低的。
按照毛小方的猜測,證明這位祖師十分“關注”和“關照”林歌,所以一燒符就主動連線。
林歌一句“關照個屁”險些脫口而出,但怕毛小方獎勵他一百遍仙經,最終還是吞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