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什麼時代,什麼國家,其實都不缺乏愛國人士。
缺的只是能帶起大家愛國情緒的人物。
當初97年,高麗面臨破產前,綠瓦臺舉行獻金運動,短短時間就募集到了兩百多噸黃金。
雖然最終還是沒能阻止國家破產,但不能否認大家的愛國之情。
歷史總是相同的,透過捐款收穫民心,獲得良好名聲的企業,就像胸口彆著小紅花的小學生,更容易得到大家的稱讚。
只要掛上愛國企業名頭,不僅可以賺到大錢,還收穫好名聲。
想想以前的四大財閥,不管生意做得再好再大,總是會被市民詬病,當成吸血鬼看待。
商品利潤高一些,就罵奸商,好像多賺市民一塊錢,就是割肉,罪不可赦。
再看看現在,有了愛國企業的名頭後,市民購買四大財閥的商品,根本不會計較太多,出手闊綽,像是不要錢似的。
搶購!
這就是名聲的作用,合法收割愛國市民的荷包,還會被市民說好。
誰都喜歡聽好話。
尤其上流社會的人,賺了足夠多的錢後,接下來想要的就是權力,名聲。
就算是四大財閥也不例外。
李富珍,朱鴻波,丁青掛著愛國商人的名頭,享受市民讚譽,看著集團股票大漲,心裡那個美滋滋啊。
雖然三人作為高麗的頂級人物,一直受到追捧,但只限於那些趨炎附勢的上流社會成員。
在普通市民眼中,大財閥的主人,就是有財有勢有特權的大人物,別說追捧了,還容易引起仇富情緒,詆譭的聲音一直沒有消停過。
但今時不同往日。
李富珍他們現在是愛國商人!
如果早知道可以這樣做生意,他們早就捐軍費了,這賺錢,真是酸爽。
“除了可以收割愛國情緒之外,每年捐贈軍費,透過資金輸送,還可以慢慢控制住軍方。”
“到時掌握著政軍兩界的大財閥,在高麗就是土皇帝,沒有人可以反抗得了。”
李富珍他們都想到了這點,眼神炙熱。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事情如果真成了,擺脫附屬國身份,那他們就是高麗的土皇帝。
興奮期待的情緒已經抑制不住
“而我會是凌駕在所有大財閥之上的存在,真正的無冕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