幷州雁門郡滷城縣。
隨著這裡戰事的結束,幷州的戰亂總算是徹底平定了。
可戰事結束,盧植等人卻更忙了。
他雖然不管政務,可也不能完全不在意,幷州各郡城防守備的恢復,對今後抵禦鮮卑可是大有助益的。
盧植讓祭酒周慎將手上統計戰功之事都交給自己,催促他趕緊前往北邊的強陰、平城等縣,抓緊統計這些先前被鮮卑破城之地需要多少物資重整城防。
而他自己則留在滷城處理各項善後事宜,同時也等待雁門郡守派文吏過來交接。
相處一段時日之後,祭酒周慎的品性盧植已有些瞭解,其能力雖然平平,但好在忠於執事、處事細緻,所以就將一些繁雜的統計工作交予他。
丁原這個愣頭青則被他留在軍中負責招募新兵以及訓練士卒……
而張遼這個小將,盧植卻起了培養之心,不僅武勇上佳亦知謀略,還能識得大體知進退,這就很不容易了,是塊名將的底子。
他讓張遼跟著周慎一起北去,畢竟張遼是雁門本地人熟悉地形,也許能有些更好的防禦方案,也算是對這位小將的歷練。
不過這樣一來,盧植身邊又是無人可用了。
上郡守馬奎來信,還要借用呂布、于禁一些時日,特別是呂布的飛騎,待恢復馬力之後,馬奎希望他們徹底肅清南匈奴部。
對此盧植是贊成的,將來若是真與鮮卑開戰,他可不想後方還有這麼一股搖擺不定的異族力量牽扯精力。
為此盧植還寫信與幷州牧劉虞激烈討論。
因為對方堅持在北境對異族採取懷柔政策!
劉虞始終認為,讓這些蠻夷過上好日子並施以教化之策,他們便不會擄掠漢地,這才是保證北境長治久安的良策。
盧植並不反對懷柔教化,但他認為這必須處在將這些異族打服的前提情況下,像檀石槐這般有勇有謀、胸懷大志的民族英雄必須除掉,才能保證其他政策的執行效果。
而現在,大漢北境邊防廢弛多年,別說擊敗甚至打服鮮卑人,恐怕就連基本的抵禦都難以做到。
所以南匈奴這種可能的後患就不能留下了……
最後盧植一番有理有據的勸說,總算是勉強說服了劉州牧,不過對方依舊回信要求飛騎善待匈奴俘虜,並將其交由州牧府派去的專人處置。
看了劉虞的回信,盧植鬆了口氣,若是他和劉虞的意見不能統一,那可大大不利於抗擊鮮卑。
而現在只剩下頭疼的人手問題了。
要想提升北境整體的防備力量,光靠招募軍隊可不夠,沒有強大的防禦設施建設,以及充足的後勤儲備和保障是不行的。
而這些都需要北境各郡文吏的大力配合。
可現在因為清理了本土士族官吏,幷州各郡的官吏依舊嚴重缺失,僅組織春耕和維持當地必要的民生就已是不易了,哪裡還有力量組織大興土木!
這可不是有錢糧就能解決的問題了,何況他還聽聞,陛下不讓劉使君隨意招攬、任用其他地方計程車族人才……
想到此處,盧植決定寫封密奏向陛下請旨,多少再調些文吏來幷州,不然太多的邊防工程無法啟動,若是哪天鮮卑人再來可不得了!
“誒,待這密奏得陛下回返旨意至此,不知又是多少時日,唔……,不若先從族中調些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