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赤谷城以西,北山道口。
在李傕優秀表現的拖延下,董卓終於是率軍趕到,將貴霜人和烏孫人的聯軍堵在了山口。
到現在可以說大局已定!
本來胡人聯軍還有人數優勢,結果被李傕用車陣和犀利的遠端打擊消耗了不少。
然後又被嘲諷挑逗,等他們轉頭殺回去,李傕又躲進車陣中不出來,弄得最後連士氣也下降不少。
何況董卓軍還有軍械、地形的優勢。
但就在這危急時刻,胡人聯軍的將領還產生了分歧。
烏孫主帥認為應該再退回去從北山大路的另一側撤退,至於後面的那些圍守車陣的漢人步卒,根本就擋不了自己騎軍的通行。
而貴霜將領則認為,集結兵馬和眼前的漢騎對沖一波,只要殺穿對方騎陣到達他們後方,自然就安全了。
兩人都認為對方的主張有缺陷,所以一時間爭執不下。
而董卓可不會給他們時間得出決定,留下了兩千羌人騎兵在兩翼,自己親自帶著兩千飛熊軍正面直撲而來。
眼見爭論耽誤了預警時間,敵方的騎兵已經開始提升馬速,兩個將領這才勉強達成統一,對沖一波再撤退。
於是,兩波不同種族的人類又給北山上演了一臺自相殘殺的好戲。
為了在接下來的對沖之中獲得些許優勢,雙方都拼命的提升馬速,胡人騎軍率先開始了騎射,這可是騎兵能不能成為精銳的一項門檻技能。
可飛熊軍卻毫無反應,董卓看到對面的胡人抬起弓臂射出箭矢,輕蔑的一笑,只是將手裡的小圓盾舉起擋一下面部,然後就策馬繼續衝鋒。
所有的飛熊軍都是和他一模一樣的動作,彷彿就是一堆只會模仿的機器。
箭矢如胡人所料,落在了對面的軍陣中,但出乎他們意料的是,並沒有造成多少的傷害。
飛熊軍只有幾人因為運氣不好被射中關節連線處而受傷,而且都沒落馬。
胡人們瞪圓了眼、久久不敢相信,隨著距離不斷拉近,他們才看清漢人身上穿著的鐵甲,就像一群黑色的鋼鐵惡魔,向自己迎面衝來,那感覺簡直不要太刺激……
胡騎還沒反應過來,飛熊軍就掏出了大傢伙,每人一杆投擲用的短矛!
“呼呼呼”,一陣呼嘯聲過後,胡人的兵陣像是被巨獸抓過一樣,削去了厚厚一層,一時間陣列大亂。
這是董卓帶領飛熊軍獨自行發明的戰術,一般用在兩軍接觸前,打亂對方陣型。
說起來,此時的大漢周邊,這樣裝備精良以當年龍騎為藍本建立的精銳騎軍,大概有四、五支。
而飛熊軍則是這幾支騎軍之中騎戰最為犀利的,其戰力甚至超過了龍威府在遼東組建的龍騎。
原因無他,就在於飛熊軍多年在西涼與羌人作戰累積的經驗。
董卓的前任張溫在西域招募的精銳騎軍倒也不差,只是那支軍隊更注重騎戰步戰實力的均衡,而飛熊軍,若是步戰則要稍微遜色一些。
但若是與這些西域各國的胡人軍隊比起來,那就是天壤之別!
這也是董卓敢於只用兩千飛熊軍和四千多胡人聯軍對沖的底氣,甚至他還想著全殲對方。
很快,結果就出來了,果然如同董卓的預料,胡騎就像撞上了坦克的奧托一般,被掀飛、被踩踏、被斬落!
董卓原本想衝著一名胡人將領而去,可是對方似乎發現了自己的意圖,頓時調整方向避了過去,他只能憤憤的將迎面而來的幾名胡騎砍下馬來發洩怒火。
胡人聯軍的確是衝透了飛熊的兵陣,但代價卻是極其慘重的……
還沒等他們歇會,兩側的羌人勝兵就在牛輔、郭氾的帶領下射來一波箭雨,然後策馬包夾而來。
因為先前騎陣對沖的阻礙,胡人聯軍的馬速下降不少,兩名胡人將領來不及重整隊形,就吶喊著讓部下再次將馬速提高準備奪路而逃。
可這次卻甩不掉牛輔、郭氾的騎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