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會稽郡章安縣黃山寨。
南方的氣溫開始回升,大地上的各類生物都恢復了生機,重新將它們的母親染成翠綠色。
陳問天和商清終於達成了共識,兩人決定等到寨中春耕結束便舉行大婚,額……這其實是順帶的事。
更重要的是陳問天成功睡服……,是說服商清同意自己的想法,以及相應的措施。
雖然商清認為章安縣那些混吃等死的縣卒並沒有什麼威脅,但是若能將這個山寨發揚光大,也是挺好的。
甚至有朝一日能攻進縣城,手刃一眾仇家,告慰父親在天之靈,豈不痛快!
要想壯大黃山寨,陳問天苦思夜想之後有了一些想法。
首先,就是要提高黃山寨的糧食產量,有了糧食自然就會有人,也自然就會提高實力。
這也是他最近幾日都耗在田間地頭的原因,不過他後世並不是學的農學專業,許多農業技術都只是懂個皮毛,僅限於從電視或短影片中得到的資訊。
所以會說不會做的陳問天,只能先跟著寨中經驗最豐富的一個老農觀察請教,然後再總結出一些不足或是可以提高的地方。
經過幾日的反覆辛勤耕耘,他發現了兩個可以改進之處。
其一就是插秧時,可以讓秧苗間隔一些距離,這樣會比現在密集的插入大量秧苗產量更高,也節省秧苗的浪費。
其二就是等到夏季可以給秧苗施肥,沒有化肥那就用“農家肥”,他覺得只要做到其中任何一項都能提高產量。
可誰知領頭的老農卻不樂意了,你這才幹了幾天就開始指手畫腳了?他不但不同意照做,還和陳問天爭論起來……
漢代還沒有疏苗和漚肥的技術,大家自然就認為陳問天說的都是天方夜譚。
而陳問天因為沒有理論知識支撐,只是在後世電視中看到的方法,自然也說不出個所以然,於是場面一度僵持。
無奈,陳問天只得找到商清出面,最後協商之下,他分出一小塊田地作為試驗田,按照自己的想法耕種,若是以後證實確實有效,再到寨中所有田地中推廣。
“郎君,沒什麼事了吧?那妾身便回去接著訓練了。”
處理完試驗田的事,商清就想離開,畢竟自己也有任務要完成。
沒錯,這也是陳問天給的任務,那便是挑選寨中可靠青壯從現在開始“脫產訓練”。
鑑於寨中目前青壯勞力緊缺,商清先挑選了百餘名體能各方面條件較強的寨中子弟開始訓練,等到春耕結束再行擴大規模。
其實黃山寨並非沒有組織過眾人訓練,不少人也有對抗官軍的經驗,只是他們沒有進行過這樣專項的訓練。
首先便是結陣廝殺,冷兵器時代,兵卒利用軍陣相互配合殺敵的效率是最高的。
而先前黃山寨的戰鬥模式則像是大亂鬥,各自為戰,若是要和訓練有素的正規軍正面對抗,依舊很難。
其次便是學習箭術,弓兵防守有地形優勢的山寨簡直不要太好用!
不過黃山寨之所以只有幾人會箭術,並不是商清不想教,而是考慮寨中就十餘把弓,沒有裝備可怎麼用,教來又有什麼意義。
之前的防守戰中,不會箭術眾人便拿著石頭雷木一頓亂砸,多少也是有殺傷的……
但黃山寨若想提升戰力,這遠端打擊能力還是必須有的。
陳問天和商清商量之後,決定先讓商清先用現有的幾把弓教著,然後慢慢想法子搞些弓箭來。
漢代的弓箭都是工匠或是一些老獵戶製作的,這兩種人莊裡暫時都還沒有……
不過辦法總比困難多,沒有就招唄,為此商清已經派人下山了。
“也好,你先去吧,我就繼續擺弄下這塊實驗田。對了,小李子回來了記得通知我。”
要想壯大,要想復仇,都需要一支實力強大的軍隊支撐,這一點商清也是明白。
而強大的軍隊取決於兵卒的戰力和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