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此界早已被玄門法理滲透,一應法度皆是依照天綱而成,故此生於域外的魔頭們想要入界,就需要有魔門中人接引。
但這也僅限於真人、大真人級數的魔頭,堪比真仙人物,有資格在域外“稱王做主”的天魔,即便有人接引,也無法入界。
除非,他們在此界所居之地,已被魔門大法改造,淪為魔域——正如徐行等人如今所見一般!
憑天峰上下眾人這才明白,為何魔門這三個月以來,始終不曾有任何舉動,原來他們也在暗中籌備戰力,以求畢其功於一役!
這也是李林甫經過幾次挫敗後,給出的建議。
對待徐行這種精擅情緒神通、虛空挪移的絕頂強者,最好的辦法,便是以堂皇大勢碾壓之!
昔日滅唐一戰,東支帶頭打破長安城,掠走了國庫中絕大多數的珍寶、靈材。
除去數十年中東支高手煉法煉寶的消耗,剩下寶物中的八九成,都已被拿了出來,用於祭祀元始聖道,方才請得三位魔主降臨。
而這座魔域,則是由北支、西支兩脈補足,耗盡這些年的積累,才佈置成。
這座魔域論品秩,雖是不如李林甫以禹王秘境為根基,用八帝魔主本源之力佈置而成的九宮魔域。
但這其中所蘊含的純粹力量、以及內中滋生的天魔數量,都要勝過徒有框架的九宮魔域,破壞性和殺傷力亦是遠勝之。
毫不誇張的說,六位天魔級數的頂尖強者聯手,輔以一座如此規模的魔域,若是回到昔日滅唐一戰的現場,足可再破一次長安城。
第一位現身的魔主,氣機虛淡,恍如一縷煙氣,碾轉變化,妖魔鬼怪、域外星空,無所不包,飄渺難測,仿若無盡幽暗。
徐行只一見這縷煙氣,便從心底裡升起一種熟悉感覺,只因這是一頭與他第二元神相似的他化自在天子魔,專精壞人心境,攻伐道基缺漏。
並且,觀此魔所修法度,正是八帝大魔中的寂妙魔主一脈。
這尊魔頭,在上清宗典籍中也有所記載,乃是此界域外星空中,當之無愧的一方霸主,縱橫數千年,名為“禪陀羅迦”。
禪陀羅迦之名,在魔門體系中意為“月相”,以佛門三身理論譬喻,便如月影,從體而生,有感則通,無感則止。
此界登臨真仙者,在度最後劫關時,十之五六都少不了被這位“月輪應身魔主”找上門來,拷問一番道心。
另一位披甲魔俑則是與之完全相反的兩個極端,氣機強盛到了極點,甚至都已蔓延到魔域之外,引發天地法則的變動。
無窮雷火憑虛而生,凝成條條紫蟒,光影交錯,整個虛空都為之顛倒錯亂。
似乎這位已然獨立於法則之外,一切“劫力”加諸其身,皆是撼動不得,反倒要被其人摧破。
徐行只是觀其形貌就知道,他並非是無形無質的魔頭,而是一尊真正有肉身、有依憑的強悍存在。
據說,天魔一族在無盡星海中,奴役了數以百萬計,只憑肉身便可橫渡域外星空的強大種族,並令其互相雜交,創造出了一批令人聞風喪膽的恐怖邪魔,並稱為“天魔外道”。
這些天魔外道,雖是出於生存條件限制,無法進入此界,但在天地大劫來臨,法則變動之際,他們也能乘隙而入。
並且也有不少大真人,乃至真仙,曾經登臨域外,見識過它們的赫赫兇威,並記錄在冊,流傳下來。
其中,最以個體戰力強絕著稱者,便是金剛魔俑,形似佛門金剛,一經降生便有不壞法體,肉身力量可比上古神獸。
如今徐行眼前這位,還不只是單純的金剛魔俑,內中更寄宿了一頭法力雄渾、魔念熾盛的天魔,兩兩相合,自是強橫無比。
這位在此界典籍中亦有記錄,名為“毗提訶羅”,號為“金胎尊魔王”。
它曾經借天地大劫之機,真身駕臨此界,手撕了一位體魄堅固、戰力無雙的兵家聖人,沐浴戰血,兇惡至極。
徐行不用想都知道,一頭他化自在魔,一頭金剛魔俑,正是專為自己做的排布。
至於最後那位中年文士,雖是一切如常,有高人雅士之姿,雙眸卻極為幽深,不見其底,似是兩座洞口,直通無盡深淵。
這位雖也是域外天魔,可所驅使的形骸,卻分明是此界中人,想來是被其趁虛而入,藉機染化的眷屬。
不過,雖是借眷屬之身降臨,可這位魔主的氣機,卻是三大域外天魔中,最為飄渺那個,仿若無底海淵,莫測其深。
面對他,徐行甚至有幾分此前在九宮魔域中,面對元始魔祖留痕的感覺。
徐行還未說話,司馬承禎雙目已緊盯第三位形似中年儒生的魔主,神光流轉,袖袍無風自動,獵獵作響,鼓盪飄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