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安南地界一路趕到鎮江,亦有萬里之遙,徐行倒也不急著趕路,而是一邊飛,一邊向柳毅、左擎天傳授自己的武學。
自從開發出“無明血焰”後,徐行感覺自己對情緒的感知水平和操控程度,都上了不止一個臺階。
這種能力用在教學中,讓他可以精確捕捉到柳毅和左擎天的性情,因材施教。
左擎天性子沉穩堅毅,又有一身好筋骨,乃是天生的武人命,徐行都不用怎麼費心。
他傳了一套“山河潛龍訣”後,只是稍作提點,左擎天自己便能潛心鑽研、進境神速。
比起左擎天來,柳毅的根骨就差了不止一籌,他的性子雖是剛直,卻也不乏衝動、激昂的成份。
——只因惻隱之心,便不顧自身安危,要去搭救敖清綺,又敢同錢塘君頂牛,實則衝動二字都不足以形容。
偏偏就是這麼一個人,心境卻是極其從容,能夠不為外物所動。
這在徐行畢生所見的人物中,也算是少數,仔細思考了一番柳毅的風水傳承後,他選擇傳了柳毅一套“周流六虛功”。
這門功法乃是根據“八卦”理論所創,注重變化二字,同風水術亦有頗多共同之處。
並且,徐行也認為以柳毅的心性,應當能夠駕馭這門神功。
至於資質二字,對如今的徐行來說,已非是不可逾越的天塹。
哪怕不說如阿修羅血海魔軀、陰山白骨法身這種魔道變化,他掌握的移形易質之手段,也非是一種兩種。
柳毅雖然已經很清楚這位徐先生總能出人意料,但是拿到這本“周流六虛功”時,還是不免吃了一驚。
柳毅其實知道,左擎天從徐行手裡得了一門極其精妙,且契合他所學術法的功法,卻也沒想到,徐行居然還拿得出第二本。
並且,當柳毅真正開始修行後,更是意識到這本“周流六虛功”的不凡之處。
他雖是修為淺薄,卻也看得出來,其中記載的“周流六虛,法用萬物”之境界,只怕是一種媲美道門真人的大成就。
如此一門功法,即便是在魔劫之前,也算是當世一流,更難能可貴處在於,這是一部人人都可嘗試修行,不需受籙的旁門大法。
柳毅甚至忍不住問了徐行一句。
“徐先生,這樣的功法,你還有……”
徐行面對這個問題,也是想了一想,才遺憾道:
“這種檔次的功法,我手裡也只有個五六七八本吧,確實不算多。”
“五六七八本?!”
柳毅還沒來得及震驚,就見徐行又擺了擺手,輕描淡寫道:
“主要是最近事情一件接一件,沒有功夫重新編纂,若是得空,我再寫個十來冊也不算是難事,數量這方面,你不用擔心。”
徐行的語氣已非是自信所能形容,根本就是自然。
以他如今的底蘊,想要開創一門如“周流六虛功”這種直指破碎虛空、即此界真人境界的神功,也真正是順手的事。
除了早有研究的佛道兩家外,光是對練成兩大法身後,對魔道變化的感觸,就足以徐行創出五六本這樣的功法。
所以“十來冊”這種說法,不是誇張的虛指,而是再真切不過的現實。
柳毅噎了一下,說不出話來。
此界旁門散修最大的難題,就在於無路可走、無法可依。
修道如登山,正法如階梯。
玄門正宗的修士們的登山之路,雖是道阻且長,有種種艱難磨鍊,卻是前路清晰、步步沉穩,又有欄杆護持,總有一線之機。
旁門修士則是隻能倚靠自己,在無窮迷霧中攀巖歷巒、披荊斬棘。
若是一個不慎,便會跌落萬丈深淵,粉身碎骨,也有可能誤入歧途,縱然撞得頭破血流,亦是終不得出。
可眼前這人呢?
隨手便能拿出這麼多直達真人境界的功法,甚至還可以自行創法?!
此界的任何一個修士都很清楚,“創法”二字,究竟意味著什麼。
更何況,對方創的還非是孤立的神通術法,而是關乎性命修為的根本修法!
此時此刻,柳毅那種不禁又浮現出徐行方才那番,要為天下再開一道的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