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從大明王朝開始橫推諸天> 第五章 黑山老妖,幽遊夜摩天!(萬字章節,年底雙倍,求月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章 黑山老妖,幽遊夜摩天!(萬字章節,年底雙倍,求月票!) (1 / 6)

修儒之所以會格外注意徐行身後的劍器,就是因為他乃青城劍宗的道傳弟子。

青城劍宗發軔於蜀中,古蜀國多風波,處處皆有惡蛟孽龍興風作浪,為禍人間,是以各地都留下了劍仙斬蛟的傳說,也是劍修一脈的源起。

修儒原名姓李,正是古蜀地界一位前古仙人的後裔。

這位仙人因劍術超凡,一劍之下,劍氣長有八百里,故而號稱李八百,歷夏商周,周穆王時來居蜀之金堂山龍橋峰下,最終煉成金鼎還丹,內功圓滿、破空飛昇,得享“紫陽真君”之位。

這位紫陽真君飛昇前,傳下了李家道的道統,還留下了淬劍池、七星井,這兩件仙家重器合起來,便能接引周天星辰之力洗煉劍胎、劍器,對劍修一脈大有益處。

後來,青城劍宗建立,李家道亦挾這兩件重寶併入劍宗,也因這番淵源,李氏在青城劍宗地位尊崇。

並且,或許是因為身為真君嫡傳,歷代李氏族人都對劍氣、劍意、乃至縹緲劍道,有一種天然的敏銳。

現在青城劍宗的掌教至尊,赤城劍仙李雲顯,亦是李氏族人。

青城劍宗發展至今,已然為劍仙一脈的源流之地,貨真價實的劍道魁首,此界九成九的真人劍修,皆是出身於此。

所以,李修儒在認出徐行身後的劍器後,首先便會思考,這人究竟是宗門中的哪位成名高人。

只不過在腦中飛快過了一圈兒後,李修儒還是沒能找到一位,特徵能夠同眼前之人相匹配的真人劍修,更找不到這把劍的來歷。

——難不成,他是上清宗道傳?

天下間,若論劍術傳承,唯一能夠稍微同青城劍宗相比的,亦只剩上清宗一脈。

上清宗如今那位鎮宗祖師,天台山玉霄峰道隱仙人司馬承禎,便是號稱劍、鏡、書、符四絕。

司馬承禎雖非純粹劍仙,亦是劍術精絕之輩,曾著“上清含象劍鑑圖”、“景震劍序”,遍述劍道真諦,引得仰慕這位祖師的道門弟子,選擇獨煉一劍,專精劍道。

據說,此舉還曾引得如今正一道張天師大為不快,好在有另一位出身閣皂宗的仙人祖師出面講和,兩位真仙才不至於大打出手。

左前輩看向徐行的目光,則少了些探尋,多了更多警惕和戒備,沉聲道:

“敢問前輩仙鄉何處,又是從何而來?”

徐行朝兩人拱手,微微一笑:

“徐行、徐踏法,正是從蓬萊海境而來,要往安南尋涇陽王而去,我身後這位小友,則是海境龍宮八太子。

正因如此,徐某方才聽聞海境二字,才會挾友前來,拜會兩位朋友。”

言語間,徐行側過身,露出敖崢嶸的身形。

敖崢嶸此時亦拿出了八太子的派頭,青甲白袍、腰纏玉帶,手持爛銀紅纓槍,頭角崢嶸,英武不凡。

雖然在和徐行交手時,他這身披掛並未起到太好的作用,但這其中無論哪件,都是世間難尋的珍奇寶物。

即便是尋常大宗的真傳弟子,能夠擁有其中之一,亦要好生珍藏,恨不得日日以法力祭煉,溫養於紫府靈臺,絕不會如敖崢嶸這般,隨隨便便地穿戴在身,現於人前。

這都還沒算上他手裡的“鎮海印”,以及被徐行繳獲的那幾張法符。

所以,李修儒和那左前輩一看敖崢嶸這穿戴,就已信了七八分。

——若非是海境龍宮太子,哪兒來這麼這樣的派頭和架勢?

敖崢嶸知道,徐行是不便說明來歷,便扯了海境的龍皮做大旗,不過他也相當配合,直戳了當地道:

“龍宮八太子敖崢嶸,見過兩位。”

他目光微動,先是落到左千戶手上那兩鋒刃如鋸齒的奇刀上,有些詫異地道:

“這兩把法器,便是傳說中的魯班鋸吧,閣下莫非是天工匠作一脈的傳人?”

敖崢嶸的語氣中,有些明顯的興奮。

這天工匠作一脈,可以追溯至春秋時期,乃是魯班所創,以機關術和建築學著稱,盛產工匠,雖亦是不入天籙的上古流派,卻活躍於世間,搭建了一座又一座的巍峨奇觀。

敖崢嶸雖是聽說過這一脈名聲,卻從未見過具體傳人,如今一見這匠作一脈獨有的法器,自是難掩興奮。

言畢,敖崢嶸又望向李修儒,以及他手中的五根銀針和那枚劍符,恍然道:

“原來是青城劍宗的道友,這‘計都隱曜劍符’我亦在龍宮典籍中翻到過,的確是一件異寶奇珍,怪不得能瞞過我的感知。”

“計都隱曜劍符”亦是透過七星井接引計都星力,又經青城劍宗歷代祖師以仙法祭煉,才煉成的異寶。

只不過這件寶物路數與青城劍修們寧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的剛直性子不相符合,是以知情者寥寥,能夠認出來,無不是大宗出身。

見敖崢嶸對兩人傳承如數家珍、頭頭是道的模樣,兩人胸中最後那一點疑惑,亦最終消去。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