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為了今天這次宮變,趙烈實在已做了很多準備,聯絡萬人敵、叫天王是其中之一。
埋伏林靈素這一記暗手,亦是其中之一。
並且是其中最為致命、最為凌厲的一手。
幾乎除了趙烈之外,沒有人知道,這個慣於虛言矯飾、阿諛奉承的妖道,竟然有如此高絕的武功。
林靈素和趙烈一樣,是個注重實利的人,所以,他才會甘願藏拙,並且選擇與趙烈合作。
因為林靈素深刻地知道,趙佶這個昏庸無能的皇帝,不過是蔡京和諸葛兩人的掌中玩物。
而他這個依靠裝神弄鬼,換取皇帝信任的“金門羽客”夾在這兩人之間,就算武功再高,也永遠不可能出人頭地,更不可能和太師府、自在門別苗頭。
所以,林靈素乾脆隱藏了自己的絕世武學,只表露出和“黑光上人”相差不遠、略遜一籌的水準,讓諸葛和蔡京等人重視自己,但又不至於太過重視。
這可以說是一種比蔡京、趙烈更為高明的偽裝,因為這兩人越是深藏不露,就越會令人感覺高深莫測,從而忌憚萬分。
林靈素則是“露”,恰到好處的“露”。
他露得令每一個人都認為自己已經瞭解了他。
在暗地裡,林靈素則是與趙烈執掌的唐門合作,用心培植、經營他“通真達靈玄妙天府”在武林中的勢力。
並且,他比趙烈更深沉、更不擇手段。
趙烈至少還願意去選擇光明,想要站在太陽底下,以堂堂正正的姿態,去掌握天下權柄,接受眾人的仰望和崇拜。
林靈素不一樣。
他不需要仰望和崇拜,他只需要旁人瞭解自己,或者說是讓旁人自以為,已經瞭解了自己。
只有這樣,才方便林靈素施展自己的道術。
亦或者說是幻術。
也可以說是騙術。
先前,林靈素正是憑藉自己的“黃泉遁法”,將自己的肉身靈體化,與這面牆融為一體,就連心意、神魂、念力也彌散於天地間,真正成為了寂然不動的山石。
直到趙烈以“龍頭柺杖”之能,運轉天地靈力,林靈素才從這種狀態中醒來,再將亦真亦假的道術、幻術、騙術結合於劍法中,發動了可謂是神鬼莫測的絕殺一擊。
長劍一出,晴朗的大白天好似立時變得風雨交加、雷鳴電閃,再配合劍身中轟然炸開的霹靂烈勁,這種幻覺也變得越發真實,令人難以辨認。
這虛實結合,緊密無間的一擊,實乃林靈素生平巔峰之作。
他可以肯定,就算是蔡京復生、諸葛正我當面,甚至是趙烈在前,都絕接不下這一劍。
——絕對。
能夠用自己最喜歡的暗殺手段,去殺掉徐行這樣一個立身於武道巔峰的至強者,實乃林靈素前所未有的至高享受。
在這一刻,他的面容已因興奮激動而扭曲變形,全無得道高人的仙風道骨,反倒是像一頭來自地獄深處的惡鬼。
除去林靈素的“七殺”劍招外,還有趙烈藉助“九龍監國錫杖”發出的“天門神功”掌勁,以及他自己挺棍刺來的“五步奪華山”。
這三大殺招合一,就算是以徐行的體魄,被正面擊中,也一定是個非死即傷的下場。
但趙烈和林靈素都算漏了兩點。
其一,是徐行對環境的敏感性。
其實,對這個世界的武者,尤其是頂峰強者來說,環境因素在戰鬥中的影響,已是微乎其微。
畢竟,他們已經初步具備改變地理環境的能力,無論是山石樹木還是宮殿城牆,都攔不住這種高手的去路,更很難稱得上阻礙。
趙烈更從徐行僅有的幾次出手表現中,分析出這是一個極其擅長正面強攻,向來以勢不可擋之氣魄、沛莫能御之力量來克敵制勝的強者。
此人既然有如此宏大的氣魄,對細微處的觀察,就不會免少了一些。
他的變招以及林靈素的伏擊,都是基於這一點微妙的心理因素。
更何況,在出手之前,趙烈自覺也給到了徐行足夠的壓力,令其人難以分心他顧,只能聚精會神於眼前的激烈攻防中。
但趙烈不知道,徐行乃是從大明王朝世界,一步一個血水印子趟過來的拳師,利用環境因素克敵制勝,乃是他刻在骨子裡的本能。
哪怕徐行不用自己的敏銳靈覺,都能從趙烈的出手中,感受到他故意把自己往宮牆那邊逼迫的戰略意圖。
更何況,自從明白靈力的本質,更凝結“牟尼誅”後,徐行對天地靈力的敏感度,也非是趙烈等人能夠企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