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爪雖然還沒擊中,可指頭裹挾的猛烈勁風,已將上泉信綱的麵皮都吹得劇烈抽動,頭髮更是向後劇烈飄拂。
上泉信綱乃是熟讀佛經之人,否則也不會養出“金剛降魔”的拳勢。
此際,面對徐行這一手鷹爪,他便不自覺地想到了一句出自《藥師經》的描述。
焰網莊嚴,過於日月。
焰謂光焰,網謂珠網,言光明無盡義也。
這句話就是說,佛法之光明,重重交徹而不盡,如帝釋天之珠網也。
而徐行這一擊,在上泉信綱眼中,便如密羅焰網,重重交徹,光明無盡!
面對這足以普度眾生的力量,他要如何擋,怎樣逃?
上泉信綱沒有答案。
雖然在見到徐行的瞬間,上泉信綱就感覺到此人的高深莫測。
但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個年輕人的拳術武功,竟然強悍、霸烈到這種地步。
只是剎那間的交鋒,上泉信綱作為劍聖的膽氣、心氣,就已幾乎被徐行那強悍到一塌糊塗的拳術給硬生生打散。
如果他們是狹路相逢,一對一單挑,上泉信綱此際已沒有幸免之理。
好在,這不是單挑,而是一場蓄謀已久的伏擊。
有一道暗淡刀光,從上泉信綱左臂和胸膛的間隙中,悄無聲息地殺出,刺向徐行的胸膛。
徐行伸到一半的左手立即屈肘砸落,肘尖如槍,不僅有下劈的沉雄大力,還有一股螺旋擰動的碾勁。
砰然一聲,空氣大爆,如銀瓶乍破!
可以看見,在徐行的手肘處,就連僧袍也如水渦旋流一般,捲起層層褶皺,這哪裡是肘尖如槍,分明是一個不斷旋動的大鐵錐子!
好在,這一刀本就是虛招,雖看似攻敵之必救,實則是要援手上泉信綱。
冢原卜傳的佩刀極其長,他使刀也如運槍一般,以刀背抵住上泉信綱腋下,施了個挑勁,將其人身子後拉,從正對徐行,變成側對。
又有一隻枯槁手掌從上泉信綱身後伸出,托住他的手腕,輕輕一抖,令其手中斷刃猛然旋動起來。
這正是倭奴忍術中“操偶術”。
人死之後,殘存活性的身體還能做出反應,忍者們則可以利用這種反應,操控屍體的肌肉、骨骼,令屍體活動起來,完成刺殺任務。
在中原,這種手法又叫做“借屍還魂”,湘西一帶流傳的“趕屍”傳說,多數都是因此而成。
不過,這一手雜耍戲法,往往只能用在失去意識的屍體上,亦或是特製的木偶上。
想要操縱活人,那是千難萬難,更不要說是操縱一個如上泉信綱這樣的劍道宗師。
哪怕是對宗師來說,這也是一件極其不可思議的事。
這種“不可思議”,便是冢原卜傳精心為徐行準備的殺招!
冢原卜傳雖然體內氣血衰敗,畢竟已入“至虛”之境,打法妙至毫巔,哪怕是戲法,在他手裡,也能有出人意料的變化。
而且,上泉信綱跟他都是倭奴劍道的修行者,兩人又是亦師亦友的關係,冢原卜傳對他的瞭解非同尋常。
這是達成操縱的基礎。
最關鍵的是,上泉信綱此際,已完全被徐行打散了膽氣,落到了一種只能閉目等死的狀態中,又更方便了冢原卜傳。
種種因素疊加,冢原卜傳才能做出這種“不可思議”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