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倘若那內鬼敢再有所行動,膽敢破壞了眾人賑災的成果,或者再讓他們置於陷阱之中,就讓萬臨抽出些精力去尋找內鬼。
萬臨和戚弘闊在達到伍林府的州府不久,便收到了皇上的來信。
有了皇上的這封信,兩個人的心頓時就有了底。
他們商議了一下,是否需要先把葛莆押送回京城。
萬臨想到了之前押送鄒意的時候遇到了連經緯派人來劫殺他的事,便也擔心葛莆會遭遇同樣的事。
因為葛莆的罪行更為惡劣,而且還有通敵叛國的嫌疑,最主要的是,他已經承認他的靠山是桓王。
如果桓王知道了葛莆犯下了這樣的罪行並且供出了自己,那桓王一定也會對葛莆起殺心的。
而且桓王畢竟是皇子,他就算被禁足了,可他想找些殺手還不是易如反掌的事嗎?
萬臨考慮再三還是很打消了先把葛莆押送會京城的念頭,寧可把他當成個累贅時時待在身邊。
伍林府的知州叫吉紹鈞,據萬彰說他還算是個對百姓負責的官員。
吉紹鈞出身名門,可能是家裡本就富足的緣故,所以對錢財不是很在意,所以行賄對他來說不太行得通,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他犯錯的機率。
而且還因為他家境殷實,便有條件養著些嬌妻美妾,想用美人計來巴結他也不大好用。
這次旱災,吉紹鈞就帶頭開倉放糧,除了公家的糧倉,他還把自家糧倉裡的糧食都捐出了大半,在他的帶領下,伍林府的權貴富豪們全都跟著開倉放糧。
不僅如此,吉紹鈞還讓他的夫人帶著七個小妾和眾多兒女設立了粥鋪施粥,還給百姓們捐了不少的衣裳。
要不是萬臨和戚弘闊從萬彰口中聽到了這些,又親眼看見了這些場景,他們都很難相信吉紹鈞這個眼皮浮腫,臥蠶肥大的白胖子竟是個關心百姓的好官。
在吉紹鈞身上萬臨才明白了什麼叫做“人不可貌相”。
萬臨等人這次在州府的賑災之行也很順利,不過幾日就讓偌大的州府的旱情都得到了很大的緩解。
災情緩解以後,萬臨和戚弘闊才有空向吉紹鈞打聽看五年前柴家的案子和葛莆的為人。
吉紹鈞說五年前他才剛到任,沒想到他知州的位置還沒等坐穩,就發生了柴家的滅門慘案。
吉紹鈞當時被嚇壞了,趕緊派了不少的官兵和衙役去了東洲縣探查柴家被滅門的案子。
還好當時有人用匿名信提供了一條通往那夥山賊山寨的小路,東洲縣縣令和葛莆派去的衙役們就帶著人從那小路殺了上去。
吉紹鈞派去的人也及時的趕到了,這才能迅速剿滅了那夥山賊。
不過可惜的是,匪首被亂箭射死了,別的頭目也都在與官兵們的搏鬥中丟了命,抓回來的山賊只說他們是見財起意才把柴家滅門的。
當時的東州縣令想著反正這夥山賊也被剿滅的所剩無幾了,從柴家擄掠的財寶也找到了,就算是給柴家人報仇了,就想把案子給結了。
但是柴家被洗劫一空又被付之一炬後,誰也不知道他們家到底有多少財寶被搶走。
官兵在山寨中搜到了一些金銀珠寶,卻不知道這些金銀珠寶有多少是柴家的,又有多少是山寨之前就有的。
反正這些財寶都交了公,也沒人再追查是否還有其他財寶了。
吉紹鈞說完了柴家的案情後,萬臨就讓人把才金平村找到的屬於柴家的金器拿了出來。
吉紹鈞是個見慣了好東西的人,可他一看到這些金器還是被狠狠的驚豔了一番。
“這些金器工藝繁瑣精美,可不只是金器這麼簡單,這些金器稱得上是珍品了!柴家能有這麼多金器,的確稱得上是鉅富之家啊!”
萬臨便說道:“原來這些金器竟如此價值不菲!怪不得有人見了它們就起了貪念,竟不顧良心和職責跟山賊串通一氣,而後又出賣了山賊獨佔了金器!”
吉紹鈞試探的問道:“萬大人說的可是葛莆那個混賬?”
萬臨知道吉紹鈞會猜到他說的人葛莆,卻還故意反問道:“吉大人怎麼知道我說的人是他?”
吉紹鈞答道:“這個葛莆的惡名下官早有耳聞,整個伍林府的官員中,也只有他敢仗著桓王這個靠山橫行霸道,就算對下官也不大恭敬,所以下官便猜到是他。可下官從來沒抓住過他的什麼把柄,就沒法去治他的罪。是下官無能,還請二位欽差大人責罰。”
萬臨善解人意的說道:“葛莆為人奸詐狠毒,在他管轄的泉陵縣境內,誰敢說真話來告發他?吉大人抓不住他的把柄也是正常。好在老天有眼,讓我終於找到了他的罪證,將他繩之以法了。只是有件事不知道吉大人是否留意過?”
吉紹鈞忙問道:“請問萬大人說的是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