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陽縣距離州府伍林府只有一百多里地,因為離州府近,所以受災的情況比別的地方稍微強些。
但大街上也沒了往日的繁華,百姓們大多瘦骨嶙峋,沒什麼精氣神兒。
萬臨他們到的時候,縣令呂聰正在一處即將乾涸的水田帶著人們挖渠飲水。
臨陽縣是萬彰所在的東洲縣的鄰縣,萬臨等人打算把這裡的災情緩解緩解就去東洲縣。
雖然縣令沒在,但是主簿帶著兩名衙役留守在衙門裡,他們一說賑災的欽差帶著大批的物資到了,趕緊就往城門口迎接他們了。
萬臨和戚弘闊知道自己是來賑災不是來擺譜的,可他們都走進城門了,卻還沒有個主事的來接應他們,不免覺得奇怪。
萬臨差人去打聽了一下,才知道原來縣令竟帶著人去挖渠了,聽說縣令這樣務實,萬臨和戚弘闊都很欣慰。
主簿帶著兩個衙役顧不得形象,一路跑得是氣喘吁吁,還沒等到了城門的時候,就看見了賑災的車隊。
主簿戰戰兢兢的跪在地上高聲認罪:“小、小的拜見欽差大人!小的沒能及時迎接諸位大人,還望各位大人責罰!”
萬臨和戚弘闊從馬車裡走了下來,兩個人的臉上沒有任何不滿,可主簿和兩個衙役都不敢抬頭去看他們。
戚弘闊溫聲道:“你們先起來吧,我和萬大人不怪你們。”
“多謝大人!”
主簿聽戚弘闊的語氣裡似乎沒有怒意,才小心翼翼的站了起來。
三個人都是在小縣城混生活的最底層的官差,哪裡見過京城來的大官?
他們見戚弘闊相貌平平只是氣質儒雅了些,但再斗膽往萬臨臉上瞄去,才知道什麼叫做氣度非凡,丰神俊逸。
萬臨見這三人雖是官差,卻也都面黃肌瘦,心裡頓時生出了許多憐憫。
“聽說你們呂大人帶著人去挖渠了,是他去的地方離縣城遠嗎?”
萬臨的意思是他們也不到衙門了,先過去幫幫忙。
然而主簿卻會錯了意,趕緊說道:“小的已經、已經讓人去通稟呂大人了,讓他馬上回衙門來!”
萬臨見他這幅膽戰心驚的模樣既無奈又同情,便用更溫和的語氣說道:“你誤會了,我們不是想讓他回來的。我們是想去幫他挖渠。”
“啊?”主簿和兩個衙役都愣了。
萬臨這就對其他人吩咐道:“把東西送到縣衙留些人看守,其他人都跟我們去找呂大人,咱們人多給他們搭把手。”
主簿三人都沒想到京城來的大官到這連口茶都不喝就要幫忙幹活,全都有些受寵若驚,趕緊在前面給他們帶路。
萬臨和戚弘闊子又商議了一下,他們和龔銳帶著多數人去找呂聰,看看地勢和災情。
如果條件可以就直接幫他們挖渠引水,如果地勢複雜或者需要大量的人力就先暫停挖渠,等他們研究出一個最省時省力的方案,或者製造出節省人工的機器再說。
富小九和白玉笙還有隨行的輔助官員就帶著少數人留在縣衙,他們負責分發物資,給百姓們做些身體檢查和防疫的工作。
分配好了各自的工作後,萬臨和戚弘闊就帶著人去找呂聰了。
呂聰就在城北一片近郊水田地挖渠,他可不是隻動嘴皮子指揮別人幹活,他想要儘快引水成功,也不顧官員的禮儀形象了,脫下了官服,挽著袖子和褲腿,握著鋤頭跟著大家一起挖坑刨地。
呂聰的後背都被汗水浸透了,他剛胡亂的抹了把被汗水迷住的眼睛,就見一個小夥子急匆匆的跑了過來。
“啟稟大人,賑災的欽差們和車隊到了,主簿讓小的來告訴您,讓您趕緊回去迎接欽差大人呢。”
呂聰一聽馬上放下了鋤頭,可他剛要準備準備去迎接欽差,卻又露出了一抹嫌棄的神色。
“說是來賑災的,就怕是來擺譜的!”
呂聰幽幽的嘆了口氣。
他從前在別處擔任縣令的時候親眼見過來賑災的欽差是如何不辦實事,只求應付了事回去邀功的。
但欽差既然來了,他還是要禮數週全,只是他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又無處洗漱,能把裡衣服脫了,直接著官服去迎接欽差了。
呂聰剛穿戴完畢,卻見一隊人馬卷著塵土浩浩蕩蕩的向他們這邊趕奔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