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爾蒂進宮之前,皇上就聽說了羌宛內亂的事,可他考慮到大宸邊境也不太平,才沒去管這閒事的。
不過古爾蒂開了口求他,皇上想著兩國多年來都和平共處,貿易往來頻繁,羌宛若是再亂下去也會對大宸有所影響。
皇上終於下定了決心要幫羌宛。
但直接向羌宛發兵有些名不正言不順,若是能派出使團出使羌宛,讓使團帶著些兵馬,以友好出使,憑弔老國王的名義去羌宛,一切就合情合理了。
皇上決定幫助羌宛後,就在早朝上跟群臣商議了這件事。
多數人都是贊同皇上這麼做的,不過由誰擔任出使羌宛的大使卻讓朝臣們討論了很久。
皇上認為大宸派出的大使年紀不能太大,否則經不起在海上的顛簸。
而且大使必須要膽大心細,反應敏捷,否則無法在羌宛的內亂中一邊保全自己,一邊指揮大宸的兵馬幫助羌宛平息內亂。
有人說不如就派個武將去吧,武將身體強健又會帶兵。
有人卻說應該派去文官,文官巧舌擅辯,沒準能以三寸不爛之舌說服對立的雙方,不用動一兵一卒就能幫著羌宛平息內亂。
百官爭論了很久也沒個結論。
皇上被他們吵的有些頭疼,讓他們都閉嘴後,皇上就把確定人選的事交給了幾乎沒怎麼發表意見的伍學海。
“伍愛卿,你一直沒怎麼說話,想必心中定是有了人選了。朕就聽你的,你說讓誰去,朕就派誰去!”
皇上說完就緊盯著伍學海,等待著他的答案。
百官也都停止了爭辯,想聽聽伍學海的決定。
伍學海神色凝重的沉吟了片刻,終於說道:“陛下,臣認為既符合您對年紀的要求,又身體康健且頭腦敏銳,還有膽識的人,就應該是連中三元的奇才,今年的狀元郎,翰林院的萬臨萬侍講了。萬侍講丰神俊朗,氣宇不凡,且忠直剛正,有他作為大使出使羌宛,必定能馬到功成!”
聽到了伍學海的推薦皇上眼睛一亮,很多人也都很認同,認為萬臨堪當此任。
可還有些人認為萬臨並沒有帶兵的經驗,就算熟知兵法也是紙上談兵,擔心他會因為不懂兵法胡亂下令,導致不必要的損兵折將。
皇上也沒有立刻就決定讓萬臨擔任大使,說要見見萬臨再說。
萬臨被叫去見皇上的時候還不知道大宸要向羌宛派出使團的事。
皇上見了他也沒先提這事,而是先旁敲側擊的考了考他對兵法的理解,皇上對萬臨考驗的差不多以後,才終於做出了決定。
皇上看著萬臨心裡喜歡的緊,很怕失去他這樣的人才,不過到底還是跟他說了實話。
“萬愛卿,朕把你找來,是想讓你去做一件事。不過這件事吉凶並存,若是成了,你便有連升幾級的功勞。可若是不成,怕是連你這條命都會丟了。你可有去做這件事的勇氣嗎?”
皇上說完,萬臨立刻堅決的應承道:“臣有勇氣!臣這條命就是陛下和大宸的,無論陛下讓臣做什麼,臣都萬死不辭!”
看到萬臨的勇氣和忠誠,皇上異常欣慰,高興的走到了萬臨面前,扶住了他的胳膊。
“萬愛卿平身。”
萬臨緩緩抬起了頭,卻見皇上神色嚴肅。
“羌宛跟大宸歷來和平友好,貿易往來非常頻繁。像這樣真誠與大宸結交的國家並不多,所以大宸要珍惜羌宛這個朋友。如今羌宛老國王病死,王子和皇叔爭權,導致國內大亂,內戰不斷。為了羌宛的穩定和平,朕決定派出一隊使團帶著兵馬出使羌宛。這次使團的任務是平息內亂,輔助王子繼位。所以統領使團的大使人選就格外重要。朕和眾位大臣想了很多人選,朕最終選擇了你。”
萬臨做夢都沒想到如此重擔會落在他的肩頭,他沒有貪生怕死,更沒有懷疑自己無法勝任,只是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朝中才俊眾多,為何皇上會讓他這個做官才不滿一年,還毫無領兵經驗,只會紙上談兵的人去擔任如此重要的職位呢?
萬臨從皇上眼中看出了他對自己的殷切希望,心裡既有鬥志又有感激。
皇上見萬臨聽完他的決定後沒有立刻做出反應,以為萬臨被嚇到了。
畢竟萬臨太年輕,也沒有任何出使的經驗,更何況這次還不僅是出使而已,他雖然口號喊得響亮,可是真知道要去做的事被嚇到也是情有可原的。
皇上馬上收起了嚴肅的神色,對萬臨笑了笑笑,“呵呵,萬愛卿不必驚慌。朕也只是在跟你商量而已。這件事對你來說的確有些難度,朕不會強求你的。”
“不,陛下誤會了。臣沒有驚慌,更沒想退縮。臣是覺得陛下能如此信任臣,將如此重要的事交由臣去做,實在令臣受寵若驚!”
萬臨說著便跪了下去向皇上叩首,帶著必勝的決心高聲說道:“臣雖出身寒門,才疏學淺,並無出使經驗,更沒見過什麼大世面,但臣以人頭作保,必定會完成出使羌宛,幫助羌宛平息內亂,輔助新王登基,不辱使命,對的起陛下對臣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