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聽王金龍說道:“皇上,孫傳庭是被冤枉的,孫傳庭一介文官,在朝廷需要的時候,站出來奔赴戰場,滿朝吃了盧象升,還有第二個人嗎?九年,他全殲流寇,生擒匪首高迎祥,十一年,潼關南塬一戰,孫傳庭差點活捉匪首李自成,僅讓李自成帶著十八人逃亡到深山不敢出來,戰功赫赫,但朝中有些大臣,由其是東林黨人,見不得別人好,他們妒忌孫傳庭,造謠汙衊什麼事兒都幹了,三人市虎,皇上中了東林黨的奸計,卻將孫傳庭關進了監獄,到十五年才將孫傳庭放出來,你說孫傳庭無緣無故的住了幾年的監獄冤不冤?可是,你關了孫傳庭幾年,就錯失了幾年的機會。十五年,李自成捲土重來,滿朝中都是假情假意的東林黨人,你無人可用,不得不起用孫傳庭,可這時候,李自成已經不是當年的李自成了,兵多將廣,糧草充足,軍兵久經戰陣,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而你交給孫傳庭的潼關守軍,也不是孫傳庭當年的秦軍了,你讓孫傳庭怎麼打敗李自成?恰逢瘟疫盛行,孫部軍餉、糧草、彈藥樣樣不足,朝廷也沒有財力支撐孫傳庭訓練一支能戰鬥的軍隊,官兵還沒有訓練好,你卻催著孫傳庭去和李自成決戰,經過柿園和郟縣兩敗,最後,孫傳庭連潼關也守不住了,但他沒有投降,最後戰死在了沙場,難道不英烈嗎?後世的歷史學家認為:傳廷死,大明亡,臣是學歷史的,也同意這種觀點,你想想吧,孫傳庭死後,誰還打敗過李自成?李自成兵強馬壯,想怎麼吊打官軍就可以怎麼吊打官軍,唯有周遇吉,還要守關,防備蒙古人,而且手裡也沒有什麼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