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驚愕了。
王承恩驚愕了。
他們算是聽明白了,眼前這個叫王金龍的青年準確的說不應當叫王金龍,而應當叫張平。
真正的王金龍發高燒死了,不過是將軀體留給了這個跳河救人失去軀體的張平而已。
一個後世將近四百年的人佔據了他人的軀體,這也太不可思議了吧?
太不可思議了,聞所未聞,前所未聞呀!
這傢伙到底是怎麼穿過來的呀?那可是隔著將近四百年呀!
他的魂魄難道就在空中漂泊了幾百年?
莫名其妙!莫名其妙呀!
看到朱由檢和王承恩兩個人驚愕的說不出話來,看到兩個人的眼睛像看超級怪物一樣的盯著自己,王金龍笑了笑,“皇上,王公公,你們說在下能不能知道姜瓖、王承胤打算投靠李自成的事兒?能不能帶人攔截他們的信使?”
“能!能!絕對能!”,驚愕的嘴巴都合不上的朱由檢和王承恩點頭如小雞吃米。
很久、很久,王承恩終於回過神來,“皇上,擋住李自成的不是周將軍,應當是這位小將軍呀!”
此時,王承恩不知道眼前的青年到底該叫王金龍呢?還是應當叫張平了,所以乾脆稱呼其為小將軍了。
在他看來,這小子立下如此的潑天大功,絕對不是那個將軍可以隨便做到的,這裡面充滿了智謀和膽略,就這麼一個二十來歲的小青年,有這樣的謀略,有這樣的膽量,絕對不是誰能相提並論的,稱他為小將軍,一點也不為過,稱做大將軍完全也是可以的。
“是的!是的!是他攔截住了李自成的百萬大軍,是他攔截住了李自成的百萬大軍。”,明白過來的朱由檢也極其贊成王承恩的說法。
此時此刻,朱由檢感到心裡特別的亮堂,一直稀裡糊塗百思不解的問題好像找到了答案,但是,還是有一個問題沒有想明白,“愛卿,你說姜瓖和王承胤那兩個王八蛋為什麼要背叛朝廷?朕沒有虧待過他們呀!”
王金龍當然知道朱由檢想不通的原因,唉!這時候的大官、小官都特麼的自私,都特麼的只知道爭權奪利,誰還想著國家?每個人都把自己看的比什麼都重要,誰特麼的還管天下怎麼樣,誰特麼的還管你皇帝的江山社稷怎麼樣,反正也不是自己的,撈取實惠是真的,人人都不要臉,也都特麼的不要臉的不去一下想自己在歷史上留下什麼名聲,沒有人以天下興亡為己任。
“呵呵!據草民所知,姜瓖之所以要投靠李自成,兩個原因,第一,聽到李自成有百萬大軍,早就嚇破了膽,害怕打不過李自成,反3而把自己的小命丟了,第二,為了他的弟弟,聽說他那個弟弟已經被李自成的人活捉了,至於王承胤,那傢伙純屬一個慫貨,根本就是貪生怕死,至於他們只想投降的思想根源,也有兩個。”
“什麼?”,朱由檢驚愕的看著王金龍,很怕聽錯了。
“一是他們認為大明已經不可救藥了,二是希圖將來繼續高官任做、駿馬任騎,繼續享受榮華富貴。”
“呵呵!不僅這兩個人是這麼想的,你那滿朝的文武百官中很多人恐怕也是這麼想的。”
挖槽!這是在朱由檢的心上插刀子呀!
大家都知道的事兒,你小子說的那麼直白乾什麼?王承恩真的想上去踢死王金龍。
朱由檢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差點背過氣去。
不錯!這傢伙說的不錯,現實就是這樣的,說到根本上了,不承認都不行。大明王朝十幾年來不停的剿匪,可是越剿,流寇越多,越剿,流寇的勢力越大,不僅佔領了許多的省份,現在更是開始主動的發起攻擊了,而朝廷呢?要人沒人,要錢沒錢,局勢越來越頹廢了,不僅拿李自成、張獻忠這些流寇沒有辦法,連遼東的建虜也趁火打劫,動不動就入塞搶掠,將京畿周圍攪合的稀巴爛,搶男人、搶女人、搶錢、搶所有的東西,朝廷的軍隊根本打不過人家,現在是這樣,將來更是哪樣,恐怕所有的人都看明白了,怎麼還能有信心?恐怕滿朝的文武百官都和姜瓖、王承胤一樣的心思,一旦朝廷不行了,立馬改換門庭,太祖呀,你告訴孩兒該怎麼辦呀?
朱由檢只想哭。
不僅朱由檢將局勢看的明白,王承恩又何嘗不是呢。
但兩個人誰也沒有辦法。
老王低著頭一聲不吭,有道是主憂臣辱,主辱臣死,可自己一個連下邊都沒有的殘廢又能幫著皇上幹什麼呢?鎮一鎮百官還行,打仗真不行。
寂靜,整個乾清宮落針可聞,寂靜的可怕。
過去了許久,朱由檢終於從悲涼中緩過氣來,“愛卿,朕感謝你還想著咱大明朝,可眼下的局勢該怎麼辦呢?你有什麼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