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是週二的早上。
渝州城的梨園別墅裡。
梨園別墅是其實是三棟復古式的別墅,它的年代可以追溯到明朝時期。當時這裡還不是別墅,而是一棟王爺府。
後來渝州城經歷過好幾次戰亂,這棟王爺府都還完整地屹立在南區這個地方。之後渝州的經濟發展起來,有個大佬就把這棟王爺府翻修了一遍,修成了三棟大別墅。
除此之外,周圍的大花園,和其他風景建築,都一直保留著。
這三棟梨園別墅,一直是渝州城的標誌性建築。
據說在十幾年前的時候,那位大佬把這三棟別墅送給了王家老爺子養老。但是老爺子並沒有來,這三棟別墅就一直空著。
每過半年,王家就會派人來打掃一次這三棟別墅。這次王老爺子來渝州辦壽宴,正好就住在這三棟大別墅裡面。
除此之外,王家的其他人也都在這裡暫住幾天。
“山河,我叫你打聽的易先生,你打聽到他的住址了嗎?”
梨園別墅的主別墅裡,王昆坐在書房裡,放下手中的《孫子兵法》。看向坐在他對面,正給他泡茶的一個五十歲老者,問道。
這老者叫王山河,是他的大兒子。
王昆年輕的時候,因為工作上的原因,所以到三十九歲,臨近四十歲的時候才結婚。結婚一年,他的妻子生下了王山河。
王山河是老大,依次往下,王昆一共有五個兒子。
只不過王昆的妻子,早在三十年前就過世了,那時候王昆才六十。而如今,他的大兒子也快成老人了。
“父親,我打聽到了,他住在東郊一處偏僻的平房裡面。”
“我還聯絡上了那個吳科,讓他給我看了一下照片,確實是您給我看的那個易先生。”
見王昆發問,王山河恭敬地回答道。
儘管對面那老人是他的父親,而且現在也已經是垂暮老人了。但長久以來的家風和威嚴,讓王山河時時刻刻都對王昆保持著恭敬。
不光是他,整個王家都是如此。
“嗯,那就好,只要找到恩師的住址。等壽宴結束後,我就在渝州多停留一段時日。”
王昆抿了一口茶,不緊不慢地說道。
“父親,有句話,我不知當不當問。”王山河猶豫了一下,忍不住說道。
“呵呵,跟我這個老頭子,還有什麼當不當問。”
“你是整個王家,我最看好的接班人。不懂的,你該問就得問,趁著我還在,能多教你一點是一點。”
王昆放下茶杯,慈愛地望著王山河,說道。
“父親,這個易先生我查了查,他好像……只是個十七歲的少年而已。而且他的背景資料很簡單,父母早亡,是個孤兒。”
“除此之外,他便沒有任何的資訊,包括他父母和家人的資訊都沒有。我總感覺,他跟個黑戶一樣,而且也就是個很普通的人。您對這個十七歲的少年如此推崇,是為什麼?”